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甸地的意思、甸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甸地的解釋

古指距都城一百裡外、二百裡内之地。《周禮·地官·載師》:“以公邑之田任甸地。” 賈公彥 疏:“甸在遠郊之外。” 孫诒讓 正義:“《司馬法》:‘百裡為遠郊。’今言甸在遠郊外,則是二百裡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甸地”是一個古代地理概念,主要出現在周代的行政區劃體系中。根據多個文獻來源的記載,其具體含義如下:

釋義

甸地指古代都城(王城)外圍的特定區域,範圍在距都城一百裡外、二百裡内。這一區域屬于周代“九服”制度中的“甸服”範疇,主要用于管理公邑(王室直轄領地)的農田分配。

延伸說明

  1. 行政區劃背景
    周代将王城周邊劃分為不同層級:

    • 郊:都城近郊(百裡内);
    • 甸:郊外延伸至二百裡内;
    • 更外圍依次為稍地、縣地、畺地等。
  2. 功能與用途
    甸地的土地通常由王室直接管理(公邑),用于農業生産或賞賜貴族。如《周禮·地官·載師》記載:“以公邑之田任甸地”,表明該區域農田歸公邑管轄。

  3. 文獻依據

    • 賈公彥(唐代學者)在《周禮疏》中注解:“甸在遠郊之外”;
    • 孫诒讓(清代經學家)進一步說明:“《司馬法》‘百裡為遠郊’,甸地則在二百裡中”。

“甸地”是周代都城周邊的重要行政區域,反映了古代以王城為中心、逐層擴展的治理模式。其定義與範圍在《周禮》及後世注釋中均有明确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甸地(diàn dì)是一個漢字詞,原意為田地、土地。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田”是指田地的意思,右邊的“土”是指土壤或土地的意思。整個漢字有5個筆畫。 《甸地》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一書中。在古代繁體字中,甸地的寫法為「田地」,沒有進行特别的變形或變化。 一些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甸地可能還會表示田地周圍的邊界或圍牆。這表明了古代人們對土地的保護和管理的重視。 以下是關于甸地的使用例句: 1. 他家的甸地十分肥沃,種植的莊稼長得非常好。 2. 這塊甸地屬于公共領域,不能私自占用。 3. 村民們将甸地整治得井井有條,使得農作物的生長更加有序。 與甸地相關的組詞有:田園、田野、田畝、田疇等。這些詞語都與田地、農耕有關,可以用來描述農民的工作、農村的景色等。 與甸地近義詞有:農田、農地。這些詞語也可以用來指代農民耕種的土地。 與甸地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應詞彙,但可以用一些相關的詞語來描述相反的意思,比如城市、建築物等。這些詞語表示與自然環境和農業無關的土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