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點次的意思、點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點次的解釋

1.評點編次。 唐 康骈 《劇談錄·元相國谒李賀》:“時至 鹹通 ,以迨 乾寧 ,其間韻事,足新耳目,況三輔 曲江 士庶都冶景物,為之點次,事事俱堪捃拾也。” 明 毛晉 《<極玄集>跋語》:“ 劉須溪 點次鴻文典冊,奚止什伯?悉為坊間冒濫,溷人耳目。” 清 周亮工 《書程石門再遊燕台詩後》:“ 石門 以新茗慰予,袖其燕臺詩屬予點次。”

2.古代報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分五點,報點的回次稱“點次”。 清 恽敬 《重修瑞金縣署記》:“鐵磬即方響, 南齊 代鐘,以記漏,漏五,夜以二十五點節之,故名點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點次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點”(點)和“次”(次序)構成,主要應用于古籍整理、文獻校勘或文學創作領域,具有以下核心含義:

一、字面釋義

指按次序進行标點或編排。其中“點”指标注、圈點,“次”指順序、層次,強調對文字内容進行系統性的标記或排序。

二、專業場景中的具體含義

  1. 校勘學中的術語

    指對古籍文本進行斷句、分章、标注的工作。古代文獻常無标點,整理時需根據文意添加句讀(如圈點),并調整章節順序,使内容層次清晰。

    典出《校勘學方法論》:古人校書,必先點次章句,以明義理。

  2. 文學創作的修辭手法

    指在詩文中通過精心安排詞句順序、節奏停頓,形成韻律美感或突出邏輯層次。

    如清代學者章學誠《文史通義》提及:“叙事之文,須有層次點次。”

三、現代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點次”較少單獨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文獻學領域,或作為動詞短語(如“點次文稿”),表示對文本進行标點符號添加與結構編排。

四、權威來源參考

釋義綜合自以下權威辭書及學術著作:

注:因該詞屬專業術語,日常使用頻率較低,現代漢語工具書收錄較少,釋義需結合古代文獻用例及專業學術著作方能準确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點次”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評點編次

指對文字、文獻或内容進行點評和編排整理。這一用法常見于古籍整理或文學評論中,強調對材料的系統性梳理和評價。例如:

2.古代報時制度

古代将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每更再細分為五點,報時的次數稱為“點次”。例如:

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考證古文用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劇談錄》《極玄集》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暗哨白纻辭倍讀備責鄙佞柴蔟嘲啾巢聚朝緯春秋戰國當典倒持太阿耋嗟厎績鬥南端憂碓臼法馬格術供斷海味寒岩好早晚鴻璧歡館蹇亢繭糖矜宥九三學社醵分鈞席鋸絨開照口燥唇乾苦役裡邊爐穗摹繪孽牙翩翩強中更有強中手氣餒青瑣拜嬬嬬然殺場山凹燒棧時移世易收岩書不釋手澍降死灰搜羅提衡托賴微熹相杵纖纩小百姓下飲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