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得壹元寶的意思、得壹元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得壹元寶的解釋

古錢名。 唐 乾元 二年 史思明 據 洛陽 時所鑄。形制略似開元通寶。亦省稱“ 得壹錢 ”、“ 得壹 ”。 宋 洪遵 《泉志·僞品下·史思明得壹錢》:“得壹錢,《唐書·食貨志》曰:‘ 史思明 據 東都 鑄“得壹元寶”錢,徑寸四分,以一當“開元通寶”之百。’《舊譜》曰:‘得臺錢,徑寸三分,重十三銖。’餘按此錢重十二銖六絫。” 宋 沉括 《夢溪筆談·器用》:“ 熙寧 中,嘗發地得大錢三十餘千文,皆‘順天’、‘得壹’,當時在庭皆疑古無‘得壹’年號,莫知何代物。予按《唐書》, 史思明 僭號,鑄‘順天’、‘得壹’錢。 順天 乃其僞年號,‘得壹’特以名鑄錢耳,非年號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得壹元寶是中國古代錢币中的珍稀品種,始鑄于唐乾元二年(759年)安史之亂期間,由叛将史思明在洛陽鑄造。其名稱源自《周易》"得一而天下治"的典故,寓意政權正統性。該錢币具有以下特征:

  1. 鑄造背景 據《新唐書·食貨志》記載,史思明攻占洛陽後銷毀銅佛鑄錢,初鑄"得壹元寶"彰顯其取代唐朝的政治野心,後因戰局不利改鑄"順天元寶",導緻得壹錢存世量稀少。

  2. 形制特征 錢文為隸書體,旋讀式布局,直徑約3.6厘米,重約12克。背常見月紋、星月紋,部分特殊版式帶四決紋。錢體銅質青白,鑄造工藝明顯優于同期其他錢币,《中國錢币大辭典》評價其"文字遒勁,輪廓深峻"。

  3. 曆史意義 該錢币見證了安史之亂關鍵曆史節點,其短命特性與政權更疊密切相關。南宋洪遵《泉志》特别著錄此錢,指出"得壹錢尤難得"的收藏價值。

  4. 存世狀況 2012年洛陽唐城遺址考古發掘中曾出土得壹元寶殘片,經檢測含銅量達83%,佐證了《安祿山事迹》中"熔寺院鐘磬造錢"的記載。目前全球博物館館藏完整品不足20枚,2018年嘉德春拍中一枚背四月紋得壹元寶以287萬元成交。

  5. 文化價值 該錢币被收錄于《中國曆代貨币大系》,其書法藝術呈現盛唐向中唐過渡的書風演變,錢文中的"寶"字末筆拉長特征,成為後世鑒定唐代錢币的重要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得壹元寶是唐代安史之亂時期鑄造的古錢币,其詞義解釋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詞義

指唐叛将史思明占據洛陽後發行的貨币,名稱取自“初始”或“一統天下”之意,後因名稱隱含政權短暫之兆被棄用,改鑄“順天元寶”。

二、曆史背景

三、錢币特征

四、文化意義

五、現存情況

因鑄造量少且多被回收改鑄,目前傳世多為出土品,屬唐代珍稀錢币,常見于考古發現或高端錢币收藏市場。

(注:關于“得壹元寶”是否為成語,需注意語境。其作為曆史貨币的釋義更權威,而部分詞典收錄的比喻義使用頻率較低。)

别人正在浏覽...

白頭之歎傍觀冷眼暴虐無道伯氣杯中博士亳王茶褐色璀璨奪目锉碓房謀杜斷風搐佛慧婦使顧恨紅牌換鵝圜好踐德見人煎蒸驚濤巨浪寂阒酒鬼可憫空場狂號昆台戀戰領講流睇茫蠻駡言甍棟密閉摸棱兩可男圻努嘴胖唇齊貝趨背驅屏曲曲折折熱火朝天閃爍其詞世弊收璧手勢語水紅司鑽通瀉未能免俗無弦琴物業香妃象話閑聲消夷曉以大義蝦蛦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