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愛琴文化的意思、愛琴文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愛琴文化的解釋

公元前3000-前2000年代分布于愛琴海地區的青銅時代文化。先以克裡特島為中心,後以希臘半島南部的邁錫尼為中心,所以又稱“克裡特邁錫尼文化”。克裡特島的諾薩斯等地曾有過相當宏偉的宮殿式建築,制造了各種精緻的工藝品,并先後出現象形文字和線形文字。前15世紀中期衰落,後邁錫尼文化繼起,産生新的線形文字。前11世紀被北方來的落後部落摧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愛琴文化”這一表述存在兩種不同維度的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一、作為文化概念(中文語境)

指對音樂與藝術的追求,源自中國傳統文化的引申表達。

二、作為曆史文明(考古學定義)

指公元前3000-前1100年愛琴海地區的青銅時代文明,核心分期如下:

  1. 克裡特階段(前2000-前1450年):
    以克裡特島為中心,諾薩斯宮殿為代表,出現線形文字A,手工業與建築技術高度發達。
  2. 邁錫尼階段(前1450-前1100年):
    文明中心轉移至希臘半島,使用線形文字B,以巨石城牆和豎井墓為特色,後被多利安人入侵摧毀。

重要辨析

需注意該詞易與“愛琴文明”混淆,後者是更嚴謹的考古學術語,而“愛琴文化”在中文語境中存在語義延伸。若需深入研究曆史脈絡,建議參考地中海考古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愛琴文化

愛琴文化是指圍繞愛琴這一傳統樂器所展開的藝術、曆史、社會等方面的文化。愛琴,是一種弦樂器,也被稱為“二胡”,在中華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愛琴文化是對這一樂器的尊重和傳承。

拆分部首和筆畫:愛琴(爫木示)文化(文曰),共有10個筆畫。

來源:愛琴這一詞彙起源于宋代,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後來在清代得以廣泛使用,并逐漸成為二胡這一種樂器的正式名稱。

繁體:愛琴文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愛琴文化。

例句:他通過學習愛琴文化,掌握了演奏愛琴的技巧。

組詞:音樂、藝術、樂器、傳統、文化、樂團、演奏

近義詞:二胡文化、弦樂文化

反義詞:非琴文化、木琴文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