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1- )作家。山東平原人。1942年參加八路軍。曾任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北京市文聯書記處書記。著有短篇小說《我們的軍長》,中篇小說《追趕隊伍的女兵》、《那五》,中篇小說集《煙壺》,長篇小說《京城内外》。
“鄧友梅”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
鄧友梅(1931年3月1日—)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山東平原人,主要活躍于20世紀中後期。
部分資料(如)提到“鄧友梅”被解釋為由鄧小平與梅蘭芳姓氏組成的成語,象征“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友誼”。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且與作家鄧友梅的知名度相沖突,可能是對詞語來源的誤解或混淆。建議優先參考作家相關釋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作家生平或作品詳情,可查閱、3、5等來源。
鄧友梅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邑”、“又”和“木”,其中“邑”代表城市,”又“代表手的動作,“木”代表樹木。根據每個部首的筆畫數量,鄧有4個筆畫,友有8個筆畫,梅有10個筆畫。
鄧友梅這個姓氏來源于氏族或家族的姓氏制度,既可以通過父親傳承,也可以通過母親傳承。鄧友梅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具體的來源曆史待進一步考證。
鄧友梅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沒有差異。
根據古代漢字的發展變遷,鄧友梅這個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的古代寫法需要深入研究相關文獻才能得出确切答案。
以下是使用鄧友梅這個詞的例句:
他們是鄧友梅姓氏的後代。
鄧友梅這個詞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一些常見的組詞,例如:鄧氏、友人、梅花等。
鄧友梅的近義詞可以是鄧友,反義詞可以是其他姓氏,如:張李王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