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登敍的意思、登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登敍的解釋

亦作“ 登叙 ”。指官吏的升遷和叙用。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雖抱 稷 禼 之器,資邈世之量,遂沉滞詣死,不得登叙也。”《晉書·應詹傳》:“莅官雖美,常以素論降替;在職實劣,直以舊望登敍。”《南齊書·武帝紀》:“又詔王公卿士各舉所知,隨方登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登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古代官吏的晉升制度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官吏的升遷和叙用,即通過考核或推薦獲得職位提升。該詞也寫作“登叙”,常見于曆史文獻中,如《晉書》《南齊書》等均有記載。

二、曆史背景與用法

  1. 制度性特征
    古代官員的晉升需經過“登”(升遷)與“敍”(考核評定)兩個環節。例如《南齊書·武帝紀》提到“隨方登敍”,指根據才能或功績靈活調整職位。

  2. 文獻例證

    • 晉代葛洪《抱樸子·審舉》批評選拔不公:“雖抱稷禼之器……不得登叙也。”
    • 《晉書·應詹傳》指出當時存在“以舊望登敍”的現象,即依靠資曆而非能力晉升。

三、單字解析

四、現代引申

現多用于比喻個人在事業或社會地位上的晉升,含褒義色彩,可表達對他人成就的祝賀(如“終獲登敍之榮”)。

提示: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曆史研究或文學作品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登敍

登敍(dēng xù)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登(癶)和敍(餘)。其中,登部表示“足”,敍部表示“說”,合在一起表示“足夠的說話”,也就是“陳述、叙述”的意思。

登敍的拆分部首是“癶”和“餘”。癶為現代漢字中的“足”部,表示與腳有關或有關聯;而餘為現代漢字的“言”部,表示與說話、語言有關。所以,拆分開來也能夠體現出“足夠的說話”的涵義。

來源

“登敍”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中,用于描述皇帝對官員的谕旨或陳述政策的場合。後來,該詞被廣泛運用于各類文字記載中,用于其他人對某種觀點、事件或事物的描述和陳述。

繁體

“登敍”在繁體字中寫作“登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許多演變,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有着不同的形态。《康熙字典》中記載的“登敍”古字形為「䘜肅」。這種古字形在現代漢字中已經不再使用。

例句

1. 他在會上登敍了自己的觀點,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2. 我們應該從各個角度登敍這個問題,做出客觀的判斷。

組詞

攀登、登山、登陸、登台、展敍、播敍、述敍。

近義詞

陳述、叙述、闡述、講述、說明。

反義詞

隱敍、隱瞞、隱瞞、隱匿、隱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