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蕭的意思、鄧蕭的詳細解釋
鄧蕭的解釋
鄧禹 與 蕭何 的并稱。 鄧禹 , 新野 人,與 漢光武帝 劉秀 同鄉; 蕭何 , 沛縣 人,與 漢高祖 劉邦 同鄉。兩人均以佐命功封侯。《陳書·韋昭達傳論》:“ 昭達 與 世祖 鄉壤惟舊,義等 鄧 蕭 , 世祖 纂曆,委任隆重。”
詞語分解
- 鄧的解釋 鄧 (鄧) è 姓。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 蕭的解釋 蕭 (蕭) ā 即“艾蒿”。 冷落,沒有生氣的樣子:蕭然。蕭瑟。蕭索。蕭飒。蕭森。蕭騷。蕭疏。蕭條。 〔蕭蕭〕a.象聲詞,形容馬叫聲或風聲,如“風蕭蕭兮易水寒”;b.頭發花白稀疏的樣子,如“華發蕭蕭老
網絡擴展解釋
“鄧蕭”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源與基本含義
“鄧蕭”是東漢名臣鄧禹與西漢開國功臣蕭何的并稱。兩人均因輔佐君主立下功勳而封侯,且與各自效力的帝王(劉秀、劉邦)有同鄉之誼:
- 鄧禹:新野人,東漢開國功臣,位列“雲台二十八将”之首,助劉秀建立東漢。
- 蕭何:沛縣人,西漢初年丞相,輔佐劉邦建立漢朝,制定律令制度。
二、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陳書·韋昭達傳論》,原文提到韋昭達與陳世祖(陳蒨)的關系時,以“義等鄧蕭”作類比,強調其忠誠與功績的相似性。
三、引申含義
部分詞典(如)提到“鄧蕭”可引申為“才情橫溢、口才出衆”的象征,但此用法在曆史文獻中較少直接體現,可能是基于兩人卓越能力的現代引申義。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或文學語境,形容功勳卓著、與君主關系密切的輔佐者,或借古喻今贊譽傑出人才。
注:如需進一步了解兩人具體事迹或文獻原文,可參考《後漢書·鄧禹傳》《史記·蕭相國世家》及《陳書》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鄧蕭(dèng xiāo)是一個姓氏。拆分部首為阝和小,共有8個筆畫。這個姓氏源自中國的漢族文化,屬于繁體字。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鄧蕭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呈現。例如,在篆書或金文中,鄧蕭的字形可能會稍有變化。
以下是一個使用鄧蕭的例句:鄧蕭先生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的作品深受讀者喜愛。
關于組詞,鄧蕭可以與其他名字或詞彙組合使用,例如鄧蕭天、鄧蕭林等。
鄧蕭沒有明确的近義詞和反義詞,因為它指的是一個姓氏,而不是具體的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