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cend the throne or seat] 登上皇位;晉升職位
(1).即位;登上皇位。《東觀漢記·朱祜傳》:“及登位,車駕幸 祜 第。”《法苑珠林》卷五七:“爾時太子登位。” 宋 樂史 《廣卓異記·李泌》:“ 代宗 登位,召入為翰林學士,以至拜相。”《說嶽全傳》第二七回:“隻因目下新君登位,要拿你去做個進見之禮物。”
(2).晉升職位。 漢 蔡邕 《太傅祠前銘》:“登位特進,于異羣公。”《晉書·景帝紀》:“其登位相國,增邑九千,并前四萬戶。”《晉書·後妃傳上·左貴嫔》:“登位太微,明德日盛。”
“登位”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登上皇位/王位
指君主或統治者正式繼承或奪取權力,成為國家最高領導人。例如《法苑珠林》中記載“爾時太子登位”,即描述太子繼承王位的過程。
晉升職位
指官員或個人的職位得到提升。例如《晉書·景帝紀》提到“其登位相國,增邑九千”,即表示晉升到相國之位。
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職場或官場語境
登位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君主或皇帝登上王位或皇位,就是成為國家元首的意思。
《登位》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癶和示,其中癶為底部的部首,示為上部的部首。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2。
《登位》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王朝傳承制度。當一位君主去世或退位時,他的繼任者會登上王位或皇位,被宣布為新的國家元首,這個過程被稱為登位。
在繁體字中,登位的寫法為「登位」,字形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登位在古代的寫法與今天基本相同,也是由兩個字組成。
1. 君主登位後,就開始執掌國家大權。
2. 新皇帝的登位典禮将在明天舉行。
1. 登峰:指登上山峰頂部。
2. 登高:指登上高處,俯瞰全景。
3. 位階:指官職或地位的層級。
即位、繼位
退位、禅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