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登壇拜将的意思、登壇拜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登壇拜将的解釋

《史記·淮陰侯列傳》:“ 何 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将如呼小兒耳,此乃 信 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塲。具禮,乃可耳。’王許之。”後因以“登壇拜将”借指任命将帥或委以重任。 唐 楊炯 《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 貞觀 八年詔特進代國公 李靖 為行軍大總管,登壇拜将,授鉞行師。”亦作“ 登臺拜将 ”。《說嶽全傳》第四回:“這瀝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臺拜将之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登壇拜将

釋義

指古代君主設壇場、舉行隆重儀式,授予将領統帥兵權的最高軍事職務。後比喻賦予某人重大職責或崇高地位。


一、詞義解析

  1. 字面拆解

    • 登壇:登上祭祀或典禮用的土築高台(《說文解字》釋“壇”為“祭場”),象征儀式的莊重性。
    • 拜将:任命将領(《古代漢語詞典》注“拜”為“授官”),特指授予軍事統帥職權。

      詞源可追溯至《史記·淮陰侯列傳》中劉邦築壇拜韓信為大将的典故。

  2. 引申含義

    現代漢語中泛指對人才的破格重用,或賦予關鍵職位(如企業、項目中委以重任),強調儀式的隆重與職責的重要性(《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二、曆史典故與權威典籍


三、權威詞典釋義參考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古代任命将帥的隆重儀式。後泛指授以要職。”

    (參見第7卷,第1013頁)

  2. 《中國成語大辭典》(中華書局):

    “喻指賦予某人重大使命或極高職位。”

    (1987年版,第245頁)

  3.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形容以隆重儀式授予重要職位。”

    (第3版,第289頁)


四、現代應用與語義延伸


參見

網絡擴展解釋

“登壇拜将”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了蕭何建議劉邦以隆重儀式拜韓信為大将的故事。劉邦原本隨意任命将領,蕭何指出需“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以顯鄭重,後劉邦依此登壇拜将,韓信因此被委以重任。

二、本義與引申義

三、用法與特點

四、例句參考

  1. 曆史語境:“貞觀八年,诏李靖為行軍大總管,登壇拜将,授钺行師。”(唐·楊炯)
  2. 小說描寫:“這瀝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台拜将之榮。”(清·錢彩《說嶽全傳》)

該成語既保留了曆史典故的儀式感,又衍生出對重要職位任命的象征意義,常見于描述權威任命或重大責任托付的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百讀不厭白帽半解闆門半虛空褊短采集唱片沖排丑慢初眠寸步端涯餓餒兒時負局負屈銜冤革委會各有所職挂鈎官産寡頭政治規脫和順花活畫數奸谲徼榮錦席集思廣益苦恹恹老父母立報烈壯妙迹抹粉施脂慕義藕覆盤磴培育漂橹霹靂楔頗奈巧笑切向力起墳奇股青霾羣小祀群衆團體滲漓沈潛賒遠市升説破擿罰文茵舞伴娴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