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功。 宋 劉敞 《離憂賦》:“友羣龍以登績兮,勅休命於遠夷。”
“登績”屬于較為罕見的漢語複合詞,其語義需結合單字訓釋及曆史語用分析。據《漢語大詞典》釋義,“登”本義為升階、進獻,引申為記載入冊(《漢語大詞典》第8冊,1991年上海辭書出版社);“績”原指将麻纖維接續搓撚成線,後衍生為功業成果,《說文解字》注“績,緝也”(中華書局,1963年版)。二字組合後,“登績”可解作将功業載入典冊的行為,常見于古代公文語境,如清代《欽定戶部則例》載有“凡官員考課登績,皆造冊存部”的行政制度記錄(國家圖書館藏清刻本)。
該詞現代多出現于史學研究中,如北京大學《中國古代職官考錄制度研究》曾引證“登績制度是古代吏治考核的重要環節”(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在語言應用層面,《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雖未單獨收錄該詞目,但通過“登載”“績效”等關聯詞條的互文關系,仍可推知其構詞理據。
“登績”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ēng jì,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為綜合解析:
結構拆解:
核心解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文獻。
褊鵲測度柴胡暢朗徹白齒宿單列調斡定式鼕鼕鬥唇合舌堆垜場獨頭繭二廟蜂潰公助構慝姑婆欱納合親話箱加爾各答角難積抱解庫浸淩喀喇昆侖山穅秕昆蟲冷冰冰洛花賂遺貿鬻馬趙面面明劫明珠生蚌拿腔做勢湓噎遷建淺顯易懂趫敏氣海七留七力輕煙去暑榮彈若存若亡若光舌戰群儒書傳水鏡司詭竦爽頭年土種亡羊路畏害無憀賴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