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簿的意思、登簿的詳細解釋
登簿的解釋
記入帳簿中。《說嶽全傳》第六五回:“那巡檢正坐在堂上,看着兩個書吏收禮登簿。”
詞語分解
- 登的解釋 登 ē 上,升:登山。登車。登門。登天。登台。登場(僴 )。登高。登攀。登臨。登科。登程。登堂入室。 踩,踐踏,腳向下用力:登踏。踢登。 記載:登記。登報。登載。 谷物成熟:登歲(豐年)。五谷豐登。
- 簿的解釋 簿 ù 本子,冊籍:簿冊。簿記。簿籍。簿錄。 古代稱公文、案卷:對簿公堂。 古代的儀仗侍從:簿伍。鹵簿(古代帝王、後妃、王公大臣外出時的儀仗隊。次序排列嚴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 笏。 簿 ó 古同“
網絡擴展解釋
“登簿”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是将信息登記或記錄在簿冊上,主要用于書面或正式場景。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1.基本詞義
- 字面解析:由“登”(記錄、記載)和“簿”(冊籍、賬本)組成,意為“記錄在冊”。
- 常見釋義:指将人名、事件、財物等内容正式記入賬簿或登記冊中,以示确認或存檔。例如《說嶽全傳》中“收禮登簿”即指将收到的禮品登記入賬。
2.使用場景
- 曆史/文學場景: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府、商賈的賬務管理。如巡檢監督書吏登記禮品。
- 現代延伸:可泛指各類正式登記行為,如戶籍、版權、專利等注冊流程。
3.語法與結構
- 詞性:動詞短語,常作謂語(如“登簿備案”)。
- 搭配:多與“收禮”“記名”“造冊”等詞連用,強調流程的規範性。
4.文化背景
- 古代行政制度:反映了傳統社會對文書管理的重視,如《說嶽全傳》中的描寫體現明清時期基層官吏的職責。
- 與成語的區别:部分來源(如)稱其為成語,但更常見的是作為普通詞語使用,未廣泛列入成語詞典。
5.近義詞與擴展
- 近義詞:入冊、造冊、登記。
- 反義詞:除名、注銷。
- 相關術語:“簿”在古籍中也指公文或儀仗,但“登簿”一般僅涉及記錄功能。
如需具體例句或更深入的曆史用例,可參考《說嶽全傳》第六十五回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登簿是一個詞,它的意思是記錄或注冊。拆分部首是 "皿" 和 "片",它的筆畫數為18。這個詞的來源是古代的一種制度,用來記錄土地、財産等的所有權和交易情況。在繁體字中,登簿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登簿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一個例句:"他剛剛登簿了自己的土地所有權。" 關于組詞,我們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比如 "登記簿冊"、"登簿手續"等。在近義詞方面,我們可以使用 "登記" 來替代 "登簿"。而反義詞方面,我暫時無法提供給您。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