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履的意思、德履的詳細解釋
德履的解釋
猶德行。 南朝 梁 江淹 《王光祿為征南湘州诏》:“德履淹邃,識局詳正。” 宋 曾鞏 《蒲宗孟父師道贈太子少師制》:“忠篤純明,德履惟茂。” 明 王廷相 《<何大複先生集>序》:“夫人墳籍孰不探?道旨孰不詮?文辭孰不修?風調孰不循?德履孰不習?終格於不類者,天畀之解未神爾。”
詞語分解
- 德的解釋 德 é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 履的解釋 履 ǚ 鞋:西裝革履。削足適履。 踐踩,走過:履曆(.個人的經曆;.記載履曆的文件)。履任。履險如夷(走在險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處險境而不畏懼,又喻安全地度過險境)。如履薄冰(身臨其境)。
網絡擴展解釋
“德履”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é lǚ,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理解:
1.基本含義
“德履”由“德”和“履”組成,其中:
- 德:指道德品質、德行;
- 履:原意為行走、實踐,引申為行動準則。
合指以德行為根基,言行一緻、行事符合道德規範的狀态。
2.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梁代江淹的《王光祿為征南湘州诏》:“德履淹邃,識局詳正。” 意為德行深厚、見識廣博。宋代曾鞏在《蒲宗孟父師道贈太子少師制》中也用“忠篤純明,德履惟茂”形容品德高尚。
3.應用實例
- 古代多用于表彰人物品德,如“德履端華”(形容德行端正美好)。
- 現代可見于文化場所,如悉尼唐人街牌樓題有“通德履信”,強調道德與誠信的實踐。
4.綜合釋義
“德履”強調道德與行動的統一,既要求内在修養,也注重外在踐行,是儒家思想中“知行合一”的體現。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文化背景,可參考曆史典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德履(dé lǚ)一詞的意思是“品德和行為符合規範”。
拆分部首和筆畫:德履的部首是彳(chuò),它有12個筆畫。
來源:德履這個詞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經典《論語》中。在《論語·衛靈公》一章中,孔子曾經說過:“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這段話中的“德”和“徙”所指的就是德履。
繁體:德履的繁體寫法為「德履」。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中,德履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在《廣韻》一書中,「德履」的寫法為「徳履」。
例句:他以高尚的德履,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贊賞。
組詞:德行、德才兼備、德高望重、德藝雙馨
近義詞:品行、行為、作風
反義詞:品質、行徑、行為不端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需要其他問題回答,隨時來找我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