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得濟的意思、得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得濟的解釋

(1).得以保全。《後漢書·李燮傳》:“先公正直,為 漢 忠臣,而遇朝廷傾亂, 梁冀 肆虐,今吾宗祀血食将絶。今弟幸而得濟,豈非天邪!”

(2).獲得救濟。《宋史·外戚傳中·向宗回》:“歲饑,發廪興力役,饑者得濟,而官舍帑廪一新。”

(3).指得到子女奉養。《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從來父母生兒也要得濟,生女也要得濟。” 海默 《從城裡來的姑娘》:“老太太對兒子不滿的主要原因,是覺得生兒養女不能得濟。”

(4).得以渡水。《南史·王懿傳》:“﹝ 懿 ﹞食畢欲行,而暴雨莫知津徑,有一白狼至前,仰天而號,號訖銜 仲德 衣,因度水, 仲德 隨後得濟。”

(5).有益;得利。《元典章·戶部八·市舶》:“市舶司的勾當哏是國家大得濟的勾當。”

(6).得以成功。 清 葉廷琯 《吹網錄·<文選>注引<墨子>罂聽之法》:“觀此知《墨子·備穴篇》文,即後世防禦地雷之法所自昉。 墨子 發其端, 馬敦 數百年後用之已得濟,亦見載籍之有益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得濟”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其釋義和用法具有權威詞典依據:

一、核心釋義:得到救助或好處

指在困難或需要時獲得他人的幫助、接濟,從而受益。強調因外界援助而擺脫困境或獲得利益。

來源依據: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268頁明确收錄該詞條,釋義為“得到好處,特指得到親屬晚輩的贍養”。

《漢語大詞典》(普及本)第1087頁釋義為“獲得救助;得到接濟”。

二、引申特指:晚輩贍養回報長輩

在特定語境(尤其是北方方言)中,專指子女或晚輩履行贍養義務,使長輩老有所依,回報養育之恩。

來源依據:

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在“得”字條目下注明“得濟”含“因子女盡孝而受益”的方言用法。

《北京方言詞典》第89頁記錄其口語用法:“老人辛苦一輩子,晚年總算得濟了。”

語用特征補充

  1. 感情色彩:含感恩或欣慰意味,如“多虧大家幫忙,這次難關才得濟”。
  2. 方言屬性:贍養義項在北方話中更常見,書面語中多用“得到贍養”等表述。
  3. 古白話淵源:明清小說已有用例,如《醒世姻緣傳》中“得濟”表“獲助”義。

詞義演變說明

該詞本義側重“受助受益”,後因孝道文化影響,在口語中逐漸聚焦于“子代反哺親代”這一特定社會關系,體現了漢語詞彙的社會性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

“得濟”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後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含義

  1. 得以保全/成功
    指在困境中保全自身或事情最終成功。例如《後漢書》記載李燮家族遭遇動亂後幸免于難,稱“今弟幸而得濟”。清代文獻也提到“防禦地雷之法”因借鑒前人經驗“用之已得濟”,強調成功應用。

  2. 獲得救濟
    多指物質援助或社會救助。如《宋史》記載饑荒時官府“發廪興力役,饑者得濟”,體現赈災救濟的語境。

  3. 得到子女奉養
    常見于口語,特指父母晚年得到子女照料。例如老北京俗語中“得濟”即指“病危時受兒女贍養”,如“沒想到得了小兒子的濟”。《兒女英雄傳》也提到“生兒生女都要得濟”。

二、其他延伸含義

  1. 得以渡水
    古文獻中描述借助外力渡過水域,如《南史》記載暴雨中“白狼引路,仲德隨後得濟”。

  2. 有益/得利
    元代文獻提到“市舶司的勾當是國家大得濟的勾當”,指對國家有利的事務。

三、使用場景與示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後漢書》《宋史》等來源,或查閱方言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裘闆牆保證金碑帖炳如冰柱不服氣采種闡揚光大沖州撞府大筆如椽蕩海拔山鼎饪鬥峻鈍夫都禦使敷陳負恩忘義公家人鼾眠亨屯黃雚煥麗監刑見性成佛嘉味精健眷待俱那衛軍憲狂癖庫書邋遢貨累累廉靜臉無人色利川小曲尼犍牛蹄之涔搒棰切片情膽攘羊人海軟堰喪明上弟山冢生軍聲色俱厲勝引試管狩嶽巡方鼠瘻思莼鲈鎖環瑣務屠坊文齊福不齊文擅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