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幕府的意思、德川幕府的詳細解釋
德川幕府的解釋
即“江戶幕府”(540頁)。
詞語分解
- 德的解釋 德 é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 幕府的解釋 ∶舊時将帥辦公的地方,後也泛指衙署 ∶日本明治以前執掌全國政權的軍閥詳細解釋.本指将帥在外的營帳。後亦泛指軍政大吏的府署。《史記·李将軍列傳》:“大将軍使長史急責 廣 之幕府對簿。”《魏書·崔休傳》
網絡擴展解釋
德川幕府(又稱江戶幕府)是日本曆史上最後一個武士政權,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資料的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德川幕府(日語:とくがわばくふ)是由征夷大将軍德川家康于1603年在日本江戶(今東京)建立的武家政權。其統治持續至1867年德川慶喜“大政奉還”天皇,曆時265年,曆經15代将軍,是日本三大幕府中制度最完善、國力最鼎盛的時期。
2.曆史背景
- 建立: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1600年)擊敗敵對勢力後統一日本,1603年獲天皇任命為征夷大将軍,确立幕府統治。
- 結束:1853年“黑船事件”中,美國艦隊迫使日本開國,幕府籤訂不平等條約,引發倒幕運動;1868年幕府軍在戊辰戰争中戰敗,政權徹底瓦解。
3.統治特點
- 政治制度:實行“幕藩體制”,将全國分為直轄領地(占糧食産量的1/4)和藩屬地,通過參勤交代制度控制地方大名(諸侯)。
- 社會等級:嚴格劃分“士農工商”階層,武士為統治階級,天皇僅為象征。
- 鎖國政策:1639年起禁止與多數國家通商,僅允許中國、荷蘭在長崎進行有限貿易,維持封閉近200年。
4.影響與評價
- 經濟:壟斷貨币鑄造權,控制大阪、京都等經濟中心,促進商品經濟發展。
- 文化:江戶時代孕育了浮世繪、歌舞伎等獨特文化,被稱為日本“前近代化”時期。
- 曆史意義:幕府倒台後,明治維新推動日本向資本主義轉型,成為近代化起點。
5.相關術語
- 大政奉還:1867年德川慶喜将政權歸還天皇,标志幕府統治終結。
- 倒幕運動:以薩摩、長州藩為首的武士聯合推翻幕府,主張王政複古。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人物或事件(如黑船事件、明治維新),可提供補充關鍵詞。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德川幕府:德川幕府是日本曆史上的一個重要政權,它是由德川家族領導的,起源于17世紀初。德川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從封建社會向中央集權制度轉變的重要裡程碑。
拆分部首和筆畫:德(彳、心)、川(巛)幕(凵、木、幹)府(廣、丿、一、又)。
來源:德川幕府的源頭可以追溯到1603年,當時德川家康獲得了将軍職位并建立了幕府,統治者改姓德川。其後,德川幕府成為了江戶時代的中央政府。
繁體:德川幕府
古時候漢字寫法:德川幕府(略寫為「慕幕」)
例句:德川幕府在江戶時代對日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組詞:幕府體制、德川幕府将軍、幕府統治
近義詞:江戶幕府、德川将軍政權
反義詞:天皇政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