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尺得寸的意思、得尺得寸的詳細解釋
得尺得寸的解釋
得:取得,獲得。指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得多少就是多少。
詞語分解
- 得的解釋 得 é 獲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恘 )。得便。得力。得濟。心得。 適合:得勁。得當(刵 )。得法。得體。 滿意:得意。揚揚自得。 完成,實現:飯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滿足名利的欲望)。 可
- 寸的解釋 寸 ù 中國市制長度單位,一尺的十分之一:尺寸。 短小:寸土。寸陰(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寸心。寸步難行。 姓。 筆畫數:; 部首:寸;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得尺得寸”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含義:指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得多少就是多少,強調實際利益不論大小都應珍惜。
- 讀音:dé chǐ dé cùn
- 近義詞:得寸進尺(但需注意兩者語境差異,“得寸進尺”常含貶義,而“得尺得寸”側重務實态度)。
出處與典故
- 曆史來源:出自《戰國策·秦策三》中範雎向秦昭王提出的“遠交近攻”戰略:“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 引申意義:後比喻在矛盾中逐步突破,無論成果大小都積極争取。
用法與示例
- 應用場景:常用于描述務實态度,如處理問題時注重實際收益、循序漸進等。
- 例句參考:朱熹《答朱朋孫書》中提到:“然後更易而少進焉,則得尺得寸,雖少而皆為吾有矣。”
補充說明
- 注意:該成語與“得寸得尺”為同源異序詞,含義一緻。
- 哲學啟示:鼓勵在複雜情境中先解決易處,積累小勝為大成。
如需查看更多示例或不同詞典的解釋,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得尺得寸是一個成語,形容對待事物非常精确,絲毫不馬虎。下面是對得尺得寸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得尺得寸的拆分部首是 "彳"和"寸",其中 "得"的拆分筆畫為6,"尺"的拆分筆畫為4,"寸"的拆分筆畫也為4。
來源和繁體:
得尺得寸一詞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韓非子的《韓非子·說林》一篇中。在繁體字中,“得”、“尺”和“寸”分别寫作「得」、「尺」和「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得、尺和寸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現代漢字寫法統一後,得、尺和寸的寫法變得相似。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得尺得寸,從不馬虎。
2. 這位匠人對待每個細節都得尺得寸,因此作品非常精美。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常見的組詞有得寸進尺、寸步不讓等。近義詞包括精确、細緻,反義詞可以是馬虎、粗心。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