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序的意思、大序的詳細解釋
大序的解釋
(1).《毛詩》首篇《關雎》“小序”之後,有大段文字概論全部詩篇,謂之“大序”。
(2).全書的序為大序,各篇的序為小序。 明 徐師曾 《文體明辨·序》:“按《爾雅》雲:‘序,緒也。’字亦作‘叙’……又謂之大序,則對小序而言也。”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序的解釋 序 ù 次第:順序。秩序。次序。工序。程式。序數。 排列次第:序次。序列。 開頭的,在正式内容之前的:序言。序跋。序曲。序幕。序論。 古代指送别贈言的文字。 指季節:四序。 古代地方辦的學校:庠序。
網絡擴展解釋
“大序”是漢語中一個與古典文獻相關的術語,其含義主要涉及《毛詩》及古代文學理論,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大序指《毛詩》首篇《關雎》的“小序”之後,概論《詩經》全部詩篇的長篇序文。它通常用于闡述詩歌的總體思想、創作背景及社會功能,與各篇獨立的“小序”形成對應關系。
2.出處與結構
- 來源:出自《毛詩》,即漢代毛亨、毛苌所傳的《詩經》注釋版本。
- 位置:位于《關雎》篇的小序之後,是全書的總綱性文字。
- 内容特點:包含對詩歌教化作用、政治功能的論述,如“詩言志”“發乎情,止乎禮義”等核心觀點。
3.大序與小序的區别
- 大序:針對全書或整部著作的序言,概括整體内容與主旨。
- 小序:附于單篇詩文前的簡短說明,解釋具體篇章的背景或主題。
4.曆史意義
大序是中國古代詩學理論的重要文獻,對後世文學批評(如《禮記》《樂記》)産生了深遠影響,被視為儒家文藝觀的集中體現。
大序的核心功能是為《詩經》提供整體性解讀框架,兼具文學與哲學價值。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本或曆史争議,可參考《毛詩正義》等權威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序是一個詞語,意思是指一個重要事件或事物的開始或序言。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大字旁,右邊是女字旁,總共有7個筆畫。《大序》一詞來源于古代漢字,是由字形演變而來的。
在繁體字中,大序的寫法與簡體字相似。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因時代和地域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但大體上保持了相似的形态和意義。
以下是一個例句:在這本小說的大序中,作者向讀者介紹了故事的背景和主要角色。
與大序相關的組詞有:序言、序曲、開序等。
與大序近義的詞有:序言、前言、導言。
與大序反義的詞有:終曲、結尾。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