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unify a country]∶指一統國家的事業
(2) [emperor]∶指帝位
繼承大統
(1).帝業;帝位。《書·武成》:“我文考 文王 克成厥勳,誕膺天命以撫方夏,大邦畏其力,小邦懷其德,惟九年大統未集。” 孔 傳:“九年而卒,故大業未就。”《後漢書·光武帝紀下》:“ 東海王 陽 ,皇後之子,宜承大統。”《清史稿·德宗紀一》:“傳懿旨,以上繼 文宗 為子,入承大統,為嗣皇帝。”
(2).軍隊統帥。《宋書·王玄谟傳》:“時四方反叛,以 玄謨 為大統,領水軍南讨。”
(3).僧官名。《佛祖統紀》卷五一:“ 隋文帝 敕 僧猛 為 隋國 大統。”
“大統”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帝業或帝位
指君主繼承或統一天下的正統地位,常見于曆史文獻。例如《後漢書·光武帝紀》提到“宜承大統”,即指繼承皇位。
高權威來源如《尚書·武成》也提到“大統未集”,意為帝王大業未完成。
國家統一事業
引申為統一國家的宏圖大業,如“一統大統”指完成疆域或政權的整合。
軍隊統帥
部分文獻中代指軍事首領,如《宋書·王玄谟傳》記載“玄谟為大統,領水軍南讨”。
僧官名
隋唐時期佛教官職,如《佛祖統紀》提到隋文帝任命僧猛為“隋國大統”。
現代漢語中,“大統”多用于曆史或文學語境,強調正統性與繼承關系,如“繼承大統”仍保留帝位相關的象征意義。
建議進一步查閱《尚書》《後漢書》等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獲取更精準的釋義。
大統(dà tǒng)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偉大的統治者。下面我們來拆分它的部首和筆畫。
部首和筆畫大統的部首是大字旁,筆畫數為10畫。部首字形如下圖所示:
來源和繁體大統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在繁體中,大統的寫法與簡體一緻,沒有發生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大統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它的原始形态可以通過下面的圖片來展示:
例句以下是幾個使用大統的例句:
1. 他是一位偉大的大統,引領着國家的發展。
2. 這位大統治理能力出色,受到人民的愛戴。
3. 大統的領導讓國家走上了繁榮富強的道路。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一些與大統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如下:
組詞:大統治、大統治者、大統領、世界大統一。
近義詞:偉大的統治者、元首、領袖。
反義詞:小民、平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