嗒然若喪的意思、嗒然若喪的詳細解釋
嗒然若喪的解釋
形容懊喪的神情。
詞語分解
- 嗒然的解釋 形容懊喪的神情嗒然若喪詳細解釋.形容身心俱遣、物我兩忘的神态。 唐 白居易 《隱幾贈客》詩:“有時猶隱幾,嗒然無所偶。” 宋 蘇轼 《書晁補之所藏與可畫竹》詩之一:“ 與可 畫竹時,見竹不見人。
- 喪的解釋 喪 (喪) ā 跟死了人有關的事:喪事。喪禮。喪亡。喪假(?)。喪亂。治喪。吊喪。 喪 (喪) à 丢掉,失去:喪失。喪生。喪偶。喪膽。喪氣(不吉利,倒黴。“氣”讀輕聲)。頹喪(情緒低落,精神委靡)
網絡擴展解釋
“嗒然若喪”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 拼音:tà rán ruò sàng
- 結構:并列式(由“嗒然”和“若喪”組成)
- 感情色彩:中性
- 年代:古代
釋義
形容人因極度失落或懊喪而神情恍惚,仿佛失去了重要事物。
字詞分解:
- 嗒然:垂頭喪氣的樣子(如“嗒然若失”)。
- 若喪:如同喪失所依,源自《莊子》中“喪其耦(伴侶)”的意象。
出處與典故
- 最早出處:《莊子·齊物論》:“仰天而噓,嗒焉似喪其耦。”
- 文學引用:梁羽生《牧野流星》第五十四回:“歐陽業在他挾持之下,狀似木雞,嗒然若喪。”
用法與示例
- 語法功能:作謂語、狀語,多用于描述人的神态。
- 示例:
- 他得知失敗後,瞬間嗒然若喪,一言不發。
- 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她嗒然若喪地呆立原地。
近義詞
- 嗒焉自喪:同義替換,強調自我失落感。
- 神情沮喪:現代常用表達,含義相近。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莊子》原文或梁羽生作品選段。
網絡擴展解釋二
嗒然若喪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情表現出沮喪、失落的樣子。它由“嗒”、“然”、“若”、“喪”四個漢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嗒”字的部首是口,它由16畫組成。
- “然”字的部首是火,它由12畫組成。
- “若”字的部首是艹,它由8畫組成。
- “喪”字的部首是一人立,它由4畫組成。
來源:
“嗒然若喪”一詞源自于《史記·魏公子列傳》中的一句話:“周人知禮樂,而遭其變也,世若嗒然。”意思是說周人原本深知禮樂之道,但在變局中,世道瞬間變得一片沮喪。
繁體:
“嗒然若喪”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嗒然若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有時候會将“嗒然若喪”中的漢字寫為「噠然若慘」。
例句:
1. 比賽結束後,他那嗒然若喪的表情讓人心疼。
2. 面對失敗,他感到嗒然若喪,無法自拔。
組詞:
嗒然如故、喪志兒女、噠然無聊
近義詞:
郁郁寡歡、憂心忡忡、愁眉苦臉
反義詞:
愉快歡樂、笑逐顔開、欣喜若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