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正的意思、道正的詳細解釋
道正的解釋
(1).道觀的住持,觀主。 宋 蘇轼 《乞樁官錢氏地利房錢修表忠觀及墳廟狀》:“勘會當州 天慶觀 道正通教大師 錢自然 ,本 錢氏 直下子孫,欲令 錢自然 永遠住持。”
(2). 清 代州屬掌管道教事宜的機構道正司的長官。《清史稿·職官志三》:“府道紀司都紀、副都紀,州道正司道正,縣道會司道會,各一人。遴通曉經義,恪守清規者,給予度牒。”
詞語分解
- 道的解釋 道 à 路,方向,途徑:道路。鐵道。志同道合。 指法則、規律:道理。道德。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道學。傳道。修道。 方法,辦法,技術:門道。醫道。 指“道家”(中國春秋戰國
- 正的解釋 正 è 不偏斜,與“歪”相對:正午。正中(峮 )。正襟危坐。 合于法則的:正當(刵 )。正派。正楷。正規。正大光明。正言厲色。撥亂反正。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義。正氣。 恰好:正好。正中(恘 )
網絡擴展解釋
“道正”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
道觀的住持或觀主
指道教宮觀中負責管理事務的負責人,常見于宋代文獻。例如,蘇轼在《乞樁官錢氏地利房錢修表忠觀及墳廟狀》中提到“天慶觀道正通教大師錢自然”,說明“道正”是當時對觀主的正式稱呼。
-
清代地方道教管理機構的長官
清代在州一級設立“道正司”,其主管官員稱為“道正”,負責轄區的道教事務管理。《清史稿·職官志三》記載,該職位需選拔通曉道教經典、品行端正者擔任。
補充說明:
- 在宋代,“道正”更多體現宗教職能,而清代則被納入官方職官體系,反映了道教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地位變化。
- 兩種含義均與道教相關,但職責範圍因時代不同有所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正》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道正(dào zhèng)是一個漢語詞彙,它的意思是指道德正直、言行合乎道義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道正》由“辶”(辵)和“攵”組成,辶(辵)是指“走”的意義部首,攵是一個獨立的漢字部首,它們分别代表着行走和動作的意思。
來源
《道正》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小雅·鹿鳴之什·道南》篇中。“道正何足貴,德合才能鄉。”意義上指道德言行得當,才能受人尊重。
繁體
《道正》的繁體字為「道正」,發音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但關于《道正》一詞的古代漢字寫法沒有明确的記錄。
例句
1. 他始終保持着道正的原則,不受誘惑影響。
2. 心存道正,才能做一個有品德的人。
3. 靠着道正,他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組詞
道正可以和其他詞組合成新的詞語,如“道德正義”、“正直的人”等。
近義詞
和道正意思類似的詞語有“正直”、“德行高尚”等。
反義詞
與道正意思相反的詞語有“邪惡”、“不道德”等。
以上就是關于《道正》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簡要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