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悼心失圖的意思、悼心失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悼心失圖的解釋

謂内心哀痛而失去主張。《左傳·昭公七年》:“孤與其二三臣悼心失圖,社稷之不皇,況能懷思君德!” 杜預 注:“在哀喪故。”一說悼通“ 掉 ”,悼心失圖,謂心中搖擺而失去主張。 楊樹達 《積微居讀書記·左傳·昭公》:“ 杜 意蓋釋悼為哀悼之悼,然‘悼心失圖’義不相承,恐非傳義也。今按悼當讀為‘掉’,《説文·手部》雲:‘掉,搖也。’” 楊伯峻 注:“掉心失圖,謂心搖撼不定失其所圖也……然悼如字讀亦通。”《三國志·魏志·管甯傳》:“光寵并臻,優命屢至,怔營竦息,悼心失圖。”《新唐書·獨孤及傳》:“忍令宗廟有累卵之危,萬姓悼心失圖,臣實懼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悼心失圖”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因内心極度悲痛而失去主張或判斷力。其中“悼”意為悲傷,“失圖”指失去謀劃或主張,常用于形容人在重大打擊下的心理狀态。

  2. 出處與典故
    源自《左傳·昭公七年》:“孤與其二三臣悼心失圖,社稷之不皇,況能懷思君德。” 描述君主在喪亂中因哀痛而無法決策的情景。

  3. 語法結構與用法

    •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悼心”(悲痛之心)和“失圖”(失去主張)兩部分組成。
    • 功能:多作謂語或定語,如《新唐書·獨孤及傳》中的例句:“萬姓悼心失圖,臣實懼焉。”。
  4. 延伸解讀
    部分文獻(如、8)提出“悼”可能通假為“掉”,即“心中搖擺而失去主張”,但主流解釋仍以“悲痛導緻失策”為核心。

  5. 應用場景
    適用于描述個人或群體在遭遇重大變故(如喪親、國難)時,因情緒沖擊而喪失決策能力的狀态,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詳細出處,可參考《左傳》《新唐書》等古籍,或通過搜索來源獲取完整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悼心失圖》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心靈的哀傷與失意之情。按照拆分部首,可以分為“心”和“圖”,其中“心”表示内心的感受,而“圖”代表圖像或形象。這個詞是由這兩個部首組成的。 根據筆畫,這個詞可以分為6畫。其中,“心”是3畫,“圖”是3畫。 《悼心失圖》這個詞的來源目前暫無确切的出處記錄。 在中文繁體字中,《悼心失圖》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對于《悼心失圖》這個詞,它的曆史寫法尚未有明确的記載。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看着那幅《悼心失圖》的畫作,心中感受到了深深的悲傷和失落。 組詞:悼心、失圖 近義詞:悲傷、沉痛、痛心、心碎 反義詞:歡樂、喜悅、慶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