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孫的意思、稻孫的詳細解釋
稻孫的解釋
刈稻後,其根得雨再生馀穗,謂之“稻孫”。 宋 葉寘 《坦齋筆衡·稻孫》:“ 元章 曰:‘秋已晚矣,刈穫告功,而田中復青何也?’亟呼老農問之。農曰:‘稻孫也。稻已刈,得雨復抽餘穗,故稚色如此。’” 清 趙翼 《觀穫》詩:“遭風今歲多禾弟,過雨他時有稻孫。”自注:“稻已穫,其根得雨復長曰稻孫。”
詞語分解
- 稻的解釋 稻 à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實稱“稻谷”,去殼後稱“大米”。有水稻、旱稻之分。通常指水稻:稻子。稻草。稻米(亦稱“大米”)。稻糠。 筆畫數:; 部首:禾; 筆順編號:
- 孫的解釋 孫 (孫) ū 兒子的兒子:孫子。孫女。 跟孫子同輩的親屬:外孫。侄孫(侄兒的子女)。 孫子以後的各代:曾(卬 )孫(孫子的子女)。玄孫(曾孫的子女)。子孫(兒子和孫子,泛指後代)。王孫(貴族的子孫後
網絡擴展解釋
“稻孫”是一個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出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指水稻收割後,殘留的稻根在雨水滋潤下重新生長出的新穗。這種現象常見于秋季收割後,若遇適宜氣候,稻根會二次抽穗,形成青綠色的再生稻,被稱為“稻孫”。
2.曆史文獻出處
- 宋代記載:葉寘《坦齋筆衡·稻孫》中提到,宋代書畫家米芾曾見田中再生稻,詢問老農後得知此為“稻孫”,并因此命名“稻孫樓”。
- 清代詩文:趙翼在《觀穫》詩中寫道“過雨他時有稻孫”,并自注解釋其含義,進一步印證了這一農事現象。
3.文化意義
“稻孫”不僅是一種自然現象的命名,還被賦予文學意象。古人常借此表達對農田複生能力的贊歎,或隱喻生命力的頑強,多見于詩詞和農事記錄中。
4.現代延伸
現代農學中,類似現象被稱為“再生稻”,指利用稻樁重新發苗長穗,可節省種植成本。這一技術在中國南方部分地區仍有應用,與“稻孫”的描述高度吻合。
總結來看,“稻孫”融合了自然觀察與文化創造,既反映了古代農人的智慧,也成為文學書寫的獨特素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稻孫》這個詞的意思:
稻孫(dào sūn)是指稻谷的嫩芽,也可以指稻子的秧苗。在農業領域中,稻孫是指種植水稻時,将稻種播種後所生長出的幼苗。稻孫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事物的初生或初創階段。
拆分部首和筆畫:
《稻孫》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禾”部和“子”部。其中,“禾”部是表示與稻谷相關的部首,而“子”部則表示與兒子或眼睛相關的部首。
《稻孫》的筆畫數目是9畫。具體的書寫順序是:“禾”部的三畫先寫,接着寫“子”部的6畫。
來源:
《稻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社會。在古代農業中,種植水稻是其中重要的農作物之一。所以,稻孫作為水稻的幼苗一詞逐漸為人們所使用。
繁體:
繁體字形式為「稻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稻孫》這個詞在古代有不同的寫法,比如「稻孫」、「稻孫」等。
例句:
1. 農民們正在田間種植稻孫。
2. 這個新創業公司還隻是一個稻孫階段。
組詞:
稻谷、稻田、稻米、稻草、稻花香等。
近義詞:
稻芽、稻秧、稻苗等。
反義詞:
成熟稻、成熟稻谷等。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會盡力幫助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