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竊的意思、叨竊的詳細解釋
叨竊的解釋
(1).謂不當得而得。《魏書·蕭衍傳》:“小人叨竊,遂忝名位。”《北史·恩幸傳·齊諸宦者》:“倉頭始自家人,情寄深密,及於 後主 ,則是先朝舊人,以勤舊之勞,緻此叨竊。”《資治通鑒·陳文帝天嘉元年》:“又自 天保 八年已來,爵賞多濫, 楊愔 欲加澄汰,乃先自表解開府及 開封王 ,諸叨竊恩榮者皆從黜免。”
(2).自謙無才而據有其位。 前蜀 杜光庭 《孫途司馬本命醮詞》:“臣自惟幽陋,仰荷裁成,獲備冠裳,每憂叨竊。”
詞語分解
- 叨的解釋 叨 ā 承受:叨光。叨攏(謝人款待的話)。叨陪。 古同“饕”,貪。 叨 ā 〔叨叨〕話多(後一個“叨”讀輕聲)。 筆畫數:; 部首:口; 筆順編號:
- 竊的解釋 竊 (竊) è 偷盜:偷竊。竊取。 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竊位。竊奪。 私自,暗中:竊笑。竊聽。 謙辭,指自己:竊謂。竊以為可行。 盜偷 筆畫數:; 部首:穴;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叨竊”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含義
-
不當得而得
指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本不應屬于自己的地位或利益。例如《魏書·蕭衍傳》提到“小人叨竊,遂忝名位”,即批評某些人因不當手段占據高位。
-
自謙無才而據其位
用于自我謙遜,表示自己才能不足卻擔任了某個職位。如諸葛亮在《街亭之敗戮馬谡上疏》中寫道:“臣以弱才,叨竊非據”,以此表達對自身能力的謙遜。
二、用法與出處
三、總結
“叨竊”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批判或自謙語境,現代已較少使用。如需引用古籍或研究謙辭文化,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叨竊(dāo qiè)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偷偷竊聽别人的談話或對别人的秘密進行竊取。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叨”和“竊”兩個部首。其中,“叨”部表示口或言語,而“竊”部則表示盜竊或秘密行動。
根據漢字的筆畫順序,字頭部首“叨”包含了5畫,字底部首“竊”則包含了9畫。
“叨竊”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書法。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都是使用“叨”和“竊”兩個常用漢字構成。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結構與現代有所不同。當時,“叨”部使用了類似“口”或“讠”的形狀,表示口的含義,“竊”部寫作“索”,表示秘密竊取。
以下是一些使用“叨竊”這個詞的例句:
1. 他總是在背後叨竊别人的秘密。
2. 我無意中叨竊到了他們的對話。
3. 請不要叨竊我的隱私。
一些與“叨竊”相關的組詞包括:偷窺、竊聽、窺探等。這些詞也表達了類似的意思,即秘密獲取他人的信息或行為。
與“叨竊”相對的反義詞是:公開、透明等,表示對事情的公開和坦誠。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