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麻的意思、稻麻的詳細解釋
稻麻的解釋
(1).稻和麻。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穀》:“小豆忌卯,稻麻忌辰,禾忌丙,黍忌丑,秫忌寅未,小麥忌戌,大麥忌子,大豆忌申卯,凡九穀有忌日,種之不避其忌,則多傷敗。”
(2).喻友侶衆多。 唐 李峤 《為魏國北寺西寺請迎寺額表》:“稻麻衆侶,葵藿微心。” 唐 蘇颋 《唐長安西明寺塔碑》:“散而無我見,桃李之成蹊;聚則有朋知,稻麻之為衆。”
詞語分解
- 稻的解釋 稻 à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實稱“稻谷”,去殼後稱“大米”。有水稻、旱稻之分。通常指水稻:稻子。稻草。稻米(亦稱“大米”)。稻糠。 筆畫數:; 部首:禾; 筆順編號:
- 麻的解釋 麻 á 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 * ”、“苎麻”、“苘麻”、“亞麻”等。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可制繩索、織布:麻布。 * 。麻袋。麻繩。麻紡。 指“芝麻”:麻醬。麻油。 像腿、臂被壓後的那種不舒服的感
網絡擴展解釋
“稻麻”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字面含義:稻和麻
指兩種重要的農作物。稻即水稻,是主要糧食作物;麻在古代多指大麻、苎麻等纖維植物,用于紡織或制繩。這一含義常見于古代農書典籍,如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穀》提到種植禁忌時稱“稻麻忌辰”,強調農時的重要性。
二、比喻含義:友侶衆多
引申為形容人際關系廣泛或追隨者衆多,類似“桃李滿天下”。例如:
- 唐代李峤《為魏國北寺西寺請迎寺額表》用“稻麻衆侶”描述信徒雲集;
- 宋代釋慧遠詩句“南北東西若稻麻”亦以此比喻人際網絡廣闊。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詩文或宗教文獻中,現代漢語較少使用。其比喻義常與“葵藿”“桃李”等植物意象并列,形成對仗或類比,如唐代蘇颋詩句“稻麻欣所遇,蓬箨怆焉如”。
網絡擴展解釋二
稻麻(dào má)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稻”和“麻”。下面将對稻麻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簡要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稻麻的拆分部首為 “禾” 和 “麻”,其中“禾”是常見的植物類字的部首,“麻”則是表示與麻相關的事物的部首。稻麻共有14個筆畫。
來源:
稻麻中的“稻”是指稻谷或稻子,而“麻”指的是麻纖維或麻類植物。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稻麻”這個詞語。
繁體:
在繁體字中,“稻”和“麻”保持了和簡體字相同的形狀,沒有發生改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稻麻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其改變主要體現在“稻”字上,古代的寫法中,“稻”字的上部分為“禾”,下部分則為“舀”。而“麻”字的古代寫法,則與現代無明顯變化。
例句:
1. 農民們在田地裡栽種着稻麻,希望能豐收。
2. 這塊地適合種植稻麻,氣候和土壤都非常合適。
組詞:
稻麻可以與其他字組合形成不同的詞語,如稻田、稻米、麻紡、麻繩等。
近義詞:
稻麻的近義詞有稻麥、稻糠,這些詞語在一定程度上與稻麻的意思相近。
反義詞:
稻麻的反義詞是指與稻麻完全相反的概念,如工業化、現代化等。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