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昧的意思、叨昧的詳細解釋
叨昧的解釋
貪戀,貪婪。《文選·殷仲文<解尚書表>》:“遂乃宴安昬寵,叨昧僞封。” 李周翰 注:“叨,貪也。” 宋 王安石 《辭仆射表》:“苟叨昧以自安,懼譴尤之隨至。”
詞語分解
- 叨的解釋 叨 ā 承受:叨光。叨攏(謝人款待的話)。叨陪。 古同“饕”,貪。 叨 ā 〔叨叨〕話多(後一個“叨”讀輕聲)。 筆畫數:; 部首:口; 筆順編號:
- 昧的解釋 昧 è 暗,不明:幽昧。昧旦(清晨還未明亮時)。 昏,糊塗,不明白:愚昧。蒙昧。素昧平生(一向不認識)。 目不明:“目不别五色之章為昧”。 隱藏,隱瞞:暧昧。昧心(違背良心做壞事)。 冒犯:冒昧(多作
網絡擴展解釋
“叨昧”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明确記載,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核心含義:貪戀、貪婪。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正式文體中,形容對權力、地位或利益的過度追求。
二、詞源與用法
-
語源
出自《文選·殷仲文〈解尚書表〉》:“遂乃宴安昬寵,叨昧僞封。” 李周翰注:“叨,貪也。”
宋代王安石《辭仆射表》中亦用此詞:“苟叨昧以自安,懼譴尤之隨至。”
-
構詞解析
- 叨:古漢語中作動詞,表示“貪求”或“承受恩惠”(如“叨光”“叨教”),此處取“貪”義。
- 昧:本義為“昏暗不明”,此處與“叨”組合,可能引申為“隱藏的貪欲”或強化“貪”的含義。
三、常見混淆與澄清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叨昧”解釋為“言談或思維模糊”,但此說法缺乏古籍支持,可能是對“叨”的另一讀音(dāo,如“叨叨”)的誤用。需注意區分:
- 正确義項:貪戀、貪婪(讀dāo mèi,源自古典文獻)。
- 錯誤關聯:與“叨叨”(dāo·dao,指啰嗦)無關。
四、例句參考
- 古代用例:
“叨昧僞封” —— 指貪圖虛妄的封賞(《文選·殷仲文》)。
- 現代擴展:
可用于形容對名利過度追逐的行為,如:“他叨昧權勢,終緻身敗名裂。”
五、總結
“叨昧”屬書面雅詞,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研究古文或特定語境。如需表達“思維模糊”,建議使用“含糊”“混沌”等更通用的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叨昧(dāo méi)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詞語,它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思維遲鈍或者知識淺薄。下面是關于叨昧的一些重要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叨昧的部首是口(kǒu),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叨昧一詞最早出現在《爾雅·釋言》中,是古代漢語中常用的詞語之一。
繁體:叨昧的繁體字為「叨昧」。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叨昧的寫法可能根據不同的時代和書法風格有所差異。然而,現代标準漢字中對叨昧的書寫沒有變化。
例句:他的思維叨昧,對于這個問題沒有明确的答案。
組詞:叨叨叨(形容說話啰嗦)、昧心(心地不善)、昧良心(沒有誠實的良心)
近義詞:愚昧、淺薄、遲鈍
反義詞:聰明、睿智、聰慧
希望以上内容能夠滿足您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