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盜律的意思、盜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盜律的解釋

懲辦盜賊的法律。 漢 王充 《論衡·謝短》:“禮言昏禮,律言盜律,何?” 劉盼遂 集解:“昏禮為禮之首章,盜律為律之首章。”《晉書·刑法志》:“盜律有還贓畀主。”《魏書·刑罰志》:“州處 張回 ,專引盜律,檢 回 所犯,本非和掠,保證明然,去盜遠矣。今引以盜律之條,處以和掠之罪,原情究律,實為乖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盜律是中國古代法律體系中針對盜竊行為的專項法規,其核心含義與曆史發展如下:

一、基本定義

盜律是懲辦盜賊的法律條文,核心定義為"取非其物謂之盜"。主要規制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行為,保護封建私有財産制度。

二、曆史沿革

  1. 起源:最早見于戰國時期李悝《法經》,位列六篇之首(《盜》《賊》《囚》《捕》《雜》《具》),體現"王者之政莫急于盜賊"的立法思想。
  2. 發展:漢承秦制保留盜律,晉代明确将"還贓畀主"(退贓還主)寫入條文,北魏時期司法實踐中已出現援引盜律定罪案例。

三、法律特征

四、與相關概念區别

與《賊律》形成互補關系:"盜"指侵犯財産犯罪,"賊"指人身傷害犯罪,這種分類方式對後世《唐律疏議》等法典産生深遠影響。

注:以上解釋綜合自《晉書·刑法志》《論衡》《魏書》等古籍記載,具體法律條文因朝代更疊有所演變。如需完整曆史沿革,可查閱《曆代刑法志》等專業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盜律的意思和來源

《盜律》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盜”和“律”。

“盜”是指在不合法的情況下占有他人的財物或者觸犯法律的行為。而“律”則是指法律、規定。

因此,《盜律》的意思就是指違反法律規定,犯罪盜竊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盜”字的部首是“皿”,具有6個筆畫;

“律”字的部首是“彳”,具有9個筆畫。

繁體

《盜律》這個詞的繁體字是「盜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盜律》這個詞在古代寫作「竇律」。

例句

1. 這個犯罪團夥一直在秘密侵犯他人財産,他們涉嫌犯下盜律罪。

2. 根據我國刑法,犯罪嫌疑人盜竊他人財物将面臨嚴厲的盜律制裁。

組詞

1. 盜賊:進行盜竊的罪犯。

2. 律師:法律專業人士。

3. 律令:法律規定的命令。

近義詞

1. 偷竊:指秘密地奪取他人財物。

2. 竊取:指秘密地奪走他人的財産、機密等。

反義詞

法律:指規範社會行為的制度和規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