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祿的意思、盜祿的詳細解釋
盜祿的解釋
竊取祿位。亦指竊取祿位之人。《魏書·高祖紀下》:“主者彈劾不肖,明黜盜祿。”
詞語分解
- 盜的解釋 盜 à 偷竊,用不正當的手段營私或謀取:盜竊。盜賊。盜伐。盜掘。盜運。盜賣。盜用。盜名欺世(亦稱“欺世盜名”)。 偷竊或搶劫財物的人:海盜。強盜。竊國大盜。 匪竊偷 筆畫數:; 部首:皿; 筆順編號
- 祿的解釋 祿 ù 古代官吏的俸給:祿米。祿位(借指官職)。祿蠹(指追求官祿的人)。祿食。俸祿。無功受祿。 福:“兒已薄祿相,幸複得此婦”。 姓。 筆畫數:; 部首:礻;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盜祿”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見于古籍或文史語境中,其含義可結合字義和文獻用例作如下解釋:
一、基本釋義
“盜祿”指通過不正當手段竊取官職或俸祿,也可代指這類行為或實施該行為的人。
- 盜:本義為偷竊,引申為通過非法、非道德手段獲取利益。
- 祿:古代指官員的俸祿或官職地位,如《禮記》中“位定然後祿之”。
二、文獻例證
《魏書·高祖紀下》中有明确用例:“主者彈劾不肖,明黜盜祿”,意為官員應彈劾無德之人,罷免竊取官位者。
三、應用場景
- 曆史語境:多用于批評官員屍位素餐或通過舞弊手段獲得職位(如科舉舞弊、買官賣官等)。
- 現代引申:可類比當代社會中“德不配位”或通過關系、賄賂等手段獲取職位的行為。
四、相關詞彙
- 祿蠹:諷刺為追求俸祿而鑽營的官員(《紅樓夢》中賈寶玉曾用此詞)。
- 竊位素餐:占據職位卻不作為,與“盜祿”含義相近。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用例及字義分析,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文史研究或特定修辭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盜祿》這個詞是指盜取公款或非法獲取財物的行為。下面是有關《盜祿》的一些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盜:部首為貝,總筆畫數為10。
- 祿:部首為示,總筆畫數為7。
來源:
《盜祿》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中國文獻中,用來描述那些盜取官員俸祿的行為。
繁體:
《盜祿》的繁體字為「盜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盜祿》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因為漢字的寫法在演變中發生了變化。
例句:
1. 他因為盜祿行為被判刑了。
2. 這個官員貪圖不義的盜祿導緻他聲名掃地。
組詞:
相關的組詞有:盜竊、貪污、受賄。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偷取、搶劫、盜竊。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公正、正直。
希望這些簡潔的回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