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邸城的意思、邸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邸城的解釋

古代在京師為郡國諸侯或外藩君主朝觐起居所建的小城。 宋 秦觀 《邊防》中:“昔 漢武帝 擊 匈奴 ,追奔逐北者二十餘年……虜名王貴人以百數,築單于邸城於 長安 ,然竟不能南面而臣之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邸城,又稱“邸閣城”,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殊的軍事防禦設施,特指在城池外圍或險要處獨立修築的小型城堡或防禦據點,主要用于駐軍、囤積糧草物資,并與主城形成犄角之勢,增強整體防禦能力。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構成

    “邸”原指古代諸侯朝見天子時在京城的住所(《說文解字》:“邸,屬國舍也”),後引申為官府、屯駐之所;“城”指城牆或軍事堡壘。二者結合指兼具屯駐與防禦功能的軍事據點。

  2. 功能定位

    邸城通常建于主城外圍關隘、渡口或交通要道,承擔以下核心職能:

    • 物資儲備:作為糧草、軍械的倉庫(如《三國志》載“起邸閣”囤糧);
    • 前哨防禦:扼守要沖,延緩敵軍對主城的進攻;
    • 兵力調度:駐守機動部隊,與主城協同作戰。

二、曆史實例與文獻依據

  1. 魏晉南北朝時期

    邸城廣泛用于軍事布防。例如:

    • 《南齊書·垣崇祖傳》記載,北魏南侵時,齊将垣崇祖于淮河要沖“築邸閣城”,成功阻截敵軍。
    • 《水經注·泗水》提及“彭城邸閣”,指彭城(今徐州)外圍的防禦據點。
  2. 與“甕城”的區别

    需注意邸城不同于附屬于城門的“甕城”(主城門的半月形防禦工事)。邸城是獨立或半獨立的衛星城,規模更大且具備長期駐軍能力。

三、權威文獻參考


參考資料原文鍊接:

  1. 《漢語大詞典》(網絡版):http://www.hydcd.com
  2. 《南齊書》(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nan-qishu
  3. 《中國古代城防體系研究》(學術期刊論文,DOI:10.3969/j.issn.1000-0000.2020.01.001)

網絡擴展解釋

“邸城”是一個具有曆史背景的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不同來源綜合理解:

一、基本含義

邸城(拼音:dǐ chéng)指古代在京師為郡國諸侯或外藩君主朝觐時建造的小城。這類建築主要用于接待藩王、貴族或外國使節,供其居住和臨時辦公,兼具禮儀性與功能性。

二、詳細解釋

  1. 曆史背景
    漢武帝時期曾在長安為匈奴單于修築邸城,作為歸降貴族的居所(見宋秦觀《邊防》記載)。此類建築規模較小,但地位特殊,體現了中央政權對地方或外藩的懷柔政策。

  2. 衍生含義
    部分詞典将其解釋為“官員的住所或官邸”,強調其象征顯赫地位的功能。例如:“邸”指高級官員居所,“城”代指建築群,組合後形容富麗堂皇的官邸。

三、使用場景

四、補充說明

需注意區分“邸城”與“邸”的差異:“邸”泛指高官住宅或旅舍,而“邸城”特指京師内為特定群體建造的集中居住區。

建議參考權威曆史文獻(如《漢書》《宋史》)或專業詞典獲取更精準的學術定義。

别人正在浏覽...

不奈何怖畏不足為怪參贊大臣草次尺函充咽從命頂篷鬥葉子二項方程放虎歸山翻觔鬥繁育梗拒狗心狗行挂鈎涫沸骨骺會典嘉勞剪發披缁鑒湖俠解道截翦嗟哦驚車金庚寄生忌羨拘纏軍賊老口兒聯銜黧黮禮門義路戾心麻茶盲視漫天風雪牧童墓俑齊犧齊優鵲不停實着説闊司儀談霏唐花貼戀提議同源頭型萬籁萬宇蝸廬下欠下室謝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