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譏諷責備。《魏書·彭城王勰傳》:“時 勰 去帝十餘步,遂且行且作,未至帝所而就。詩曰:‘問松林,松林經幾冬?山川何如昔,風雲與古同?’ 高祖 大笑曰:‘汝此詩亦調責吾耳!’”
“調責”一詞存在兩種不同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發音和語境判斷:
指“調節責任,分配職責”,常用于團隊或組織管理中,強調根據成員能力合理分配任務以提升效率。
示例:在項目管理中,領導者需通過調責确保各部門協作順暢。
意為“譏諷責備”,出自《魏書·彭城王勰傳》。北魏高祖拓跋宏曾以此詞評價彭城王元勰的詩句,暗含調侃或委婉批評之意。
示例:高祖笑言:“汝此詩亦調責吾耳!”(你的詩是在諷刺我吧!)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用例,可參考《魏書》原文或權威曆史文獻。
調責是一個動詞,表示調整、分配、安排職責或責任。它可以用來形容在工作或組織中,根據具體的情況和需要,對每個人或每個部門的職責進行合理的分配和調整。
調責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言部和耳部。
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調責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在繁體字中,調責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調責」。
古時候,調責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不過,在現代漢字中,它的寫法已經确定為「調責」。
1. 在公司的職責調整中,經理調責了各個部門的工作職責,使整個團隊更加高效。
2. 政府根據市場需求,調責了某些行業的監管職責,以促進市場競争和創新。
組詞:責任調整、職責調配、分配職責。
近義詞:調整職責、調整責任。
反義詞:固定職責、固定責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