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衰微。 清 陳維崧 《金菊對芙蓉·姜學在自宛陵掃墓歸停舟過訪即送其返吳門》詞:“歎 吳中 今歲,刈穫全稀,賃舂薄俗防人面,梁木萎,門戶凋微。”
“凋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以下信息綜合理解:
“凋微”意為衰微,指事物逐漸衰敗、沒落的狀态。該詞由“凋”(凋謝、衰落)和“微”(細小、衰弱)組合而成,常用于描述家族、景象或社會風氣的衰敗。
該詞最早見于清代陳維崧的詞作《金菊對芙蓉·姜學在自宛陵掃墓歸停舟過訪即送其返吳門》:
“歎吳中今歲,刈穫全稀,賃舂薄俗防人面,梁木萎,門戶凋微。”
此處“門戶凋微”指家族門第的衰落。
“凋微”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古典文學作品或曆史文獻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情感色彩。
凋微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凋謝、衰落、漸漸消亡的意味。它由部首組成,主要包括:“冫”、“小”兩個部首。在筆畫方面,凋微共由11畫組成。
凋微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時候,凋微的寫法和現在稍有不同,以繁體字來呈現。它的繁體字為“雕微”,讀音相同,意思一緻。
凋微這個詞彙在中國古代文學中經常出現,用以描繪花草凋謝、自然衰老以及人事物的衰退和消亡等。以下是凋微的一個例句:“秋風吹過,花開凋微,世事如此,無可奈何。”
凋微這個詞彙可以與其他詞彙組成各種組詞,例如凋零、微弱、漸漸、微風等。這些詞彙在表達凋微的意象時,可以起到進一步強調和描述的作用。
近義詞方面,可以使用衰敗、消亡和凋謝等詞彙來替換凋微。這些詞彙都在意義上與凋微相近,描述了事物和人的衰落和逐漸消逝的狀态。
反義詞方面,與凋微意義相反的詞彙則可以使用盛放、茂盛和繁榮等來表示。這些詞彙描述了事物和人的興盛、繁榮和茂盛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