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桶的意思、吊桶的詳細解釋
吊桶的解釋
(1) [bucket]∶用來從井裡或河裡打水梁上拴着繩子或竹竿的桶
(2) [tub]∶從礦井提升煤或礦石的箱或桶
詳細解釋
亦作“吊桶”。桶梁上拴着繩子或竹竿的桶,用來從井中打水,或從高處向河中、坑中打水。《水浒傳》第一回:“ 洪太尉 倒在樹根底下,諕的三十六箇牙齒捉對兒厮打,那心頭一似十五箇吊桶七上八落的響。”《西遊記》第五三回:“大聖見他不動,卻使左手輪着鐵棒,右手使吊桶,将索子才突轆轆的放下。”《老殘遊記》第三回:“這三股水,均比吊桶還粗。”
詞語分解
- 吊的解釋 吊 à 祭奠死者或對遭到喪事的人家、團體給予慰問:吊喪。吊孝。吊唁。憑吊。 慰問遭遇不幸的人:形影相吊。 懸挂:上吊(自缢)。吊燈。 把毛皮綴在衣面上:吊皮襖。 提取,收回:吊銷執照。 中國舊時錢币單
- 桶的解釋 桶 ǒ 盛水或其他東西的器具,深度較大,用金屬、木材或塑料等制成:水桶。飯桶。馬桶。塑料桶。 形狀像桶的:皮桶(做皮衣用的成件的毛皮)。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吊桶是傳統工具,主要用于從井、河或礦井中取水或運輸物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吊桶是一種桶狀容器,梁上拴有繩子或竹竿,便于垂直提拉。主要用途包括:
- 取水:從井、河等水源打水;
- 礦井作業:運輸煤、礦石等物料。
二、結構特點
- 材質:傳統多用木制或白鐵皮制成(如蘇州地區記載);
- 設計:桶口兩側有耳孔,連接可轉動的金屬提手和繩索,便于翻轉汲水。
三、文化背景
- 方言俗語:蘇州話中“吊桶落在别人井裡”比喻受制于人;
- 文學引用:見于《水浒傳》《西遊記》等古典作品,如“心頭似十五個吊桶七上八落”形容慌亂。
四、其他用途
在立井施工中,吊桶也被用作提升容器,運送人員、器材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吊桶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用繩子或鍊條吊挂的桶。它的拆分部首是吊+桶,組成這個詞彙的兩個部分都是常見的漢字,很容易理解。吊的部首是口,代表口通,桶的部首是木,代表與木制品有關。
吊桶這個詞彙的來源比較明确,最早見于《漢書·蘇武傳》的記載。在古代,人們常用吊桶來取水、運送物品等。所以吊桶作為一個實際物品的名稱,逐漸被人們沿用至今。
根據漢字的繁體字發展,吊桶在繁體中的寫法是「吊桶」,與簡體字基本一緻。
在古代,吊桶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古時候關于吊桶的記載較少,雖然沒有确切的古代漢字寫法,但我們可以根據當時的文獻和研究來推測。 在例句中給一個古代的漢字寫法:「懸樽」,雖然與現代的「吊桶」有所區别,但它也代表了以繩子吊挂的桶。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用繩子吊桶從井裡打水。
吊桶可以組成一些相關詞彙,如吊車、吊運、桶裝等。這些詞彙都是由吊桶組成,并且具有類似的意思。
與吊桶含義相近的詞彙有吊籃、吊索、提桶等。這些詞彙都與使用繩子或鍊條吊挂物品有關。
反義詞的話,與吊桶意義相反的詞彙可以是放下、落地、放置等。這些詞彙描述了将物體從高處放回地面的動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