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吊桶的意思、吊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吊桶的解釋

(1) [bucket]∶用來從井裡或河裡打水梁上拴着繩子或竹竿的桶

(2) [tub]∶從礦井提升煤或礦石的箱或桶

詳細解釋

亦作“吊桶”。桶梁上拴着繩子或竹竿的桶,用來從井中打水,或從高處向河中、坑中打水。《水浒傳》第一回:“ 洪太尉 倒在樹根底下,諕的三十六箇牙齒捉對兒厮打,那心頭一似十五箇吊桶七上八落的響。”《西遊記》第五三回:“大聖見他不動,卻使左手輪着鐵棒,右手使吊桶,将索子才突轆轆的放下。”《老殘遊記》第三回:“這三股水,均比吊桶還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吊桶

基本釋義

指一種傳統汲水工具,通常由桶體、繩索及挂鈎組成,用于從井、河等水源中取水。桶體多為木質或金屬材質,呈圓柱形或圓錐形,兩側系繩便于懸吊提拉。

文化引申義

在漢語中,“吊桶”常與“井”構成固定搭配(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人心神不甯、忐忑不安的狀态。此用法源于提水時吊桶在井中上下晃動的場景,生動映射心理起伏。

權威文獻參考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吊桶”為“用繩子吊着用來從井裡打水的桶”,強調其工具屬性及使用場景(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漢語大詞典》

    收錄“吊桶”的引申義項,指出其通過歇後語形式表達“内心慌亂”的隱喻(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

  3. 民俗文化研究

    傳統農耕社會中,吊桶是井汲工具的核心組件,常見于北方磚石井結構,其設計兼顧容量與防傾覆功能(《中國民俗器具志》,中國社科出版社)。

現代應用

當代語境中,“吊桶”的實體工具逐漸被機械水泵取代,但其作為文化符號仍活躍于方言諺語及文學作品中,保留語言生命力。

網絡擴展解釋

吊桶是傳統工具,主要用于從井、河或礦井中取水或運輸物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吊桶是一種桶狀容器,梁上拴有繩子或竹竿,便于垂直提拉。主要用途包括:

  1. 取水:從井、河等水源打水;
  2. 礦井作業:運輸煤、礦石等物料。

二、結構特點

三、文化背景

  1. 方言俗語:蘇州話中“吊桶落在别人井裡”比喻受制于人;
  2. 文學引用:見于《水浒傳》《西遊記》等古典作品,如“心頭似十五個吊桶七上八落”形容慌亂。

四、其他用途

在立井施工中,吊桶也被用作提升容器,運送人員、器材等。

别人正在浏覽...

阿阿暗相百駕貝母倍羨飙風筆底不識大體辭手大坰之慚誕哲調外丢落鬥筲之人耳目股肱二條耳雨泛鹢風絮負材任氣貴寵豪姓痂查季材絜清井钿驚楞盡禮急襲狷狹絹子開錢困敦愣愣磕磕鸾衾芒刺在躬亹亹不倦冥絕納奇錄異念到派駐噼哩啪啦鍬軍輕浮全開阒然擾攪熱炒如法入海算沙首府順修肆志歲調隨年杖滔土頭鵞燕現代人弦木弦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