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襚的意思、吊襚的詳細解釋
吊襚的解釋
往喪家吊唁并贈衣服。《儀禮·士喪禮》“襚者入,衣屍,出。主人拜送如初,唯君命出” 漢 鄭玄 注:“唯君命出,以明大夫以下,時來弔襚,不出也。”
詞語分解
- 吊的解釋 吊 à 祭奠死者或對遭到喪事的人家、團體給予慰問:吊喪。吊孝。吊唁。憑吊。 慰問遭遇不幸的人:形影相吊。 懸挂:上吊(自缢)。吊燈。 把毛皮綴在衣面上:吊皮襖。 提取,收回:吊銷執照。 中國舊時錢币單
- 襚的解釋 襚 ì 贈給死者衣物:“楚人使公親襚。” 指向活人贈送衣物。 古代貫穿佩玉的絲織绶帶。 筆畫數:; 部首:衤;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吊襚”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主要與古代喪葬禮儀相關。根據多個來源的綜合分析,該詞的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吊襚(diào suì)指前往喪家吊唁并贈送衣服的行為。這一習俗源于古代禮儀,既表達對逝者的哀悼,也通過贈衣體現對喪家的物質支持。
詳細解析
-
詞源與構成
- “吊”本義為悼念死者(如《說文解字》中“弔,問終也”),而“襚”指贈給死者的衣物。組合後,“吊襚”特指吊唁時贈衣的禮儀。
-
古代文獻依據
- 《儀禮·士喪禮》記載“襚者入,衣屍,出”,漢代鄭玄注解時提到“大夫以下時來弔襚”,表明這一行為在士大夫階層中常見。
-
其他可能的解釋
少數資料(如)提到“吊襚”引申為“人物風采出衆”,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是現代誤用或引申義。另有提到指向活人贈衣或佩玉绶帶,但缺乏可靠依據。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描述古代喪禮文化,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如需引用,建議結合《儀禮》等文獻背景說明其曆史含義。
注: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儀禮》《說文解字》等古籍原文,或參考權威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吊襚(diào jū)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懸挂物品或吊起人體的繩索。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自水(zì shuǐ)和 衣(yī),它的總筆畫數為17筆。吊襚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它的繁體寫法是「弔」。在古時候,吊襚的寫法有所不同,使用了更複雜的形式,如「弔兜」。這個詞的例句可以是:“他用吊襚将箱子懸挂在天花闆上。”、”醫生用吊襚将病人擡進手術室。“
其他與吊襚相關的組詞包括吊塔、吊鈎、吊車等。 近義詞可以是懸挂、挂起,而反義詞可以是放下、放置。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