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治骨角的工匠。《周禮·考工記·雕人》:“雕人。” 孫诒讓 正義:“雕琢之事,蓋亦玉石骨角木所通有……但此刮摩五工,已有玉人、楖人、磬氏等,則此雕人當為治骨角之工。”《屍子》:“雕人裁骨,則知牛長少。”
“雕人”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iāo rén(注音:ㄉㄧㄠ ㄖㄣˊ),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古代職業
根據《周禮·考工記》記載,“雕人”指刻治骨角的工匠,屬于古代“刮摩五工”之一。這類工匠通過處理骨角制品(如雕刻、裁切等)展現技藝,甚至能通過觀察骨頭判斷牛的年齡(《屍子》:“雕人裁骨,則知牛長少”)。
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成語,形容用精湛技藝描繪人物形象或傳神表達,例如形容寫作、說話時對人物刻畫生動逼真。但這一用法在權威古籍中未見明确依據,可能屬于現代語言擴展。
補充說明:
《雕人》是一個漢語詞語,常用于形容文藝作品或者手工藝品精湛的雕刻技藝,意為雕刻得非常細緻、精美。
《雕人》由部首“隹”和部首“亻”組成,總計18個筆畫。
《雕人》來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受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青睐。雕刻作品如石雕、木雕、陶瓷雕刻等,都體現了中國古代藝術的精髓。
《雕人》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雕人」。
在古代,雕人一詞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根據朗文《古文真相》的記載,古時候漢字寫作“雕”。
1. 這尊石雕的雕人技藝非常精湛,栩栩如生。
2. 他的筆下描繪的女子形象真是雕人的絕豔之作。
- 雕刻 - 雕塑 - 雕琢
- 刻畫 - 雕琢 - 精雕細刻
- 粗糙 - 馬虎 - 疏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