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雕鹗的意思、雕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雕鹗的解釋

(1).雕與鹗。猛禽。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虎豹豺兕,失氣恐喙;鵰鶚鷹鷂,飛揚伏竄。” 五代 譚用之 《塞上》詩之二:“牛羊集水煙黏步,鵰鶚盤空雪滿圍。” 明 徐霖 《桐城歸舟漫興》詩:“仰窺鵰鶚雲霄上,近狎鳧鷖洲渚間。”

(2).比喻奸佞。《後漢書·張衡傳》:“鵰鶚競於貪婪兮,我脩絜以益榮。” 李賢 注:“喻讒佞也。” 唐 元稹 《哭呂衡州》詩之四:“鵰鶚生難敵,沉檀死更香。”

(3).比喻才望超群者。 唐 杜甫 《奉贈嚴八閣老》詩:“蛟龍得雲雨,鵰鶚在秋天。” 仇兆鳌 注:“《唐書》: 韋思謙 為禦史大夫,見王公未嘗屈禮,曰:‘耳目之官,固當特立,鵰鶚鷹鸇,豈衆禽之偶。’” 宋 王禹偁 《酬種放徵君一百韻》:“如何 宋右史 ,斥鷃議鵰鶚。”自注:“起居舍人 宋維翰 奏:‘ 種放 隱居 終南 ,乞量才録用。’頗為識者所笑。” 明 楊基 《憶北山梨花》詩:“未能摶搖跨鵰鶚,詎免束縛同鷄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雕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兩種猛禽——雕和鹗。雕屬于鷹科,體型較大,捕食能力強;鹗又稱“魚鷹”,擅長捕魚。二者常被并稱,象征兇猛與力量。例如戰國楚宋玉《高唐賦》中描述:“虎豹豺兕,失氣恐喙;雕鹗鷹鹞,飛揚伏竄”。

  2. 比喻義(負面)
    古代文獻中,雕鹗有時被用來比喻奸佞之人或權謀之輩,強調其兇悍、狡詐的特性。

  3. 比喻義(正面)
    在文學作品中,雕鹗也用于贊譽才識卓越、能力超群者。如杜甫《奉贈嚴八閣老》詩句:“蛟龍得雲雨,雕鹗在秋天”,以雕鹗騰飛暗喻人才得志。

補充說明
該詞在不同語境中褒貶色彩差異較大,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權威典籍如《漢語大詞典》及漢典均收錄了上述釋義,建議參考經典文獻用例以深入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雕鹗》這個詞是指一種具有雄壯體态和銳利爪子的鷹類鳥類。下面是關于《雕鹗》一詞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雕:部首是隹,總筆畫數為10; - 鹗:部首是鳥,總筆畫數為20。 來源: 《雕鹗》一詞最早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山海經》中的描寫,描繪了一種屬于雄鷹類的強大而獨特的鳥類。 繁體: 《雕鹗》的繁體寫法為「鵰鶚」。 古時候漢字寫法: 《雕鹗》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因時代和文化差異而有所改變,比如在古代文獻中可以看到「鳥鵝」或「鵯鵩」等寫法。 例句: 1. 高山上,一隻雄壯的雕鹗展翅飛翔。 2. 在藍天中,雕鹗俯沖而下抓獲獵物。 組詞: 雕鹗帶有一種威嚴和力量感,可以與下列詞組進行搭配: 1. 威武雕鹗 2. 雄風雕鹗 3. 空靈雕鹗 近義詞: 1. 雄鷹 2. 獵鷹 反義詞: 1. 雀鷹 2. 孔雀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