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電子顯微鏡的意思、電子顯微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電子顯微鏡的解釋

一種新型的顯微鏡,使高速電子流通過物體,經過電磁的放大裝置,使物體的影像顯現在熒光屏上。放大倍數比光學顯微鏡大得多,一般可達幾十萬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電子顯微鏡(Electron Microscope,簡稱電鏡)是一種利用電子束代替可見光來觀察物質微觀結構的高分辨率成像設備。其核心原理是通過電磁透鏡聚焦電子束,與樣品相互作用後生成高倍放大的圖像。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工作原理

  1. 電子源與波長優勢
    電子顯微鏡使用高速電子束(通常由鎢絲或場發射槍産生),其波長(約0.005 nm)遠小于可見光(約400-700 nm),因此分辨率可達0.1 nm級别,遠超光學顯微鏡(約200 nm)。

  2. 成像方式

    •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電子穿透超薄樣品,通過内部結構散射後成像,適合觀察材料晶體結構或生物細胞超微細節。
    •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電子束掃描樣品表面,激發二次電子或背散射電子,形成表面形貌三維圖像。

二、關鍵特點

  1. 高分辨率與放大倍數
    最高放大倍數超過100萬倍,能觀察原子級結構(如晶格排列、病毒顆粒)。
  2. 樣品制備複雜
    需真空環境,生物樣品需脫水、固定、切片或鍍膜(如金、鉑),以增強導電性和減少損傷。
  3. 信號類型多樣
    除成像外,還可分析X射線、陰極熒光等信號,用于成分分析(如能譜儀EDS)。

三、應用領域


四、與光學顯微鏡的對比

特性 電子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
光源 電子束 可見光
分辨率 0.1 nm以下 約200 nm
樣品要求 需真空、導電處理 可直接觀察活體樣本
成本與維護 高昂 較低

五、發展簡史


電子顯微鏡的發明徹底革新了微觀世界的探索,成為現代科學不可或缺的工具。若需了解具體型號或技術細節,可進一步提供方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電子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是一種利用電子束取代光線的顯微鏡,在現代科學研究和工業應用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們觀察并研究微觀世界中的物質結構和特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電(⺠,2畫)+ 子(子,3畫)
顯(日,4畫)+ 微(彳,3畫)+ 鏡(長,11畫)

來源

電子顯微鏡一詞,是由“電子”和“顯微鏡”組合而成。電子指的是電子束,在這種顯微鏡中起到觀察和放大樣本的作用;顯微鏡用于放大細小物體,使其可見。

繁體

電子顯微鏡

古時候漢字寫法

電子顯微鏡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電子顯微鏡」。

例句

科學家使用電子顯微鏡觀察了細胞的微觀結構。

組詞

電子顯微鏡可以組成:
- 顯示器
- 顯像管
- 電子束
- 電子探針

近義詞

掃描電鏡、透射電鏡

反義詞

光學顯微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