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點斧正。《南史·任昉傳》:“﹝ 王儉 ﹞乃出自作文,令 昉 點正, 昉 因定數字。 儉 拊幾歎曰:‘後世誰知子定吾文!’其見知如此。”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宦娘》:“道人試使彈,點正疎節,曰:‘此塵間已無對矣。’”
“點正”(簡體為“點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指通過指點、修正錯誤或不足之處,使事物更加完善。常作為謙辭使用,表示請求他人對作品、行為等進行批評或指正。
古籍引用:
現代語境: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口語化的替代詞為“指正”或“斧正”。其核心意義仍保留“通過他人建議完善自身”的謙遜态度。
《點正》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得到确認或認同,被認定為正确或正确的行為。”
段落2:《點正》的部首是“⺧”(點)和“心”(正),共有8畫。
段落3:《點正》一詞的來源于古代漢字“點”的意義擴展,代表确定、确認的含義。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點正」。
段落4: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點正的寫法可能因時代和地區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我們可以參考古籍、碑銘等文獻資料,了解古代漢字的寫法。
段落5:1. 他的回答經過辨認後被點正了。
2. 這個問題已經經過多次讨論和研究,可以被點正為正确答案。
3. 我們需要等待專家的結論,以便确認這個觀點是否點正。
段落6:組詞:點頭、正常、正直、認可
近義詞:确認、認定、鑒定、證實
反義詞:否定、質疑、錯誤、錯誤的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