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殿院的意思、殿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殿院的解釋

(1).宮内的殿與院。 唐 王涯 《宮詞》之十六:“雕牆不斷接宮城,金榜皆書殿院名。”

(2). 唐 宋 兩代有禦史台,下設台院、殿院和察院。其主管官分别為侍禦史、殿中侍禦史、監察禦史。後用以稱殿中侍禦史。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七:“殿中侍禦史謂之殿院。” 宋 洪邁 《容齋續筆·台谏不相見》:“ 韓公 攝饗明堂,殿中侍禦史 陳洙 監祭,公問 洙 :‘聞殿院與 司馬舍人 甚熟。’ 洙 答以‘頃年曾同為直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殿院”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結合不同曆史背景和文獻記載解釋如下:

一、指宮内的殿與院

指古代皇宮内的建築群,包含殿宇和院落。例如,唐代詩人王涯在《宮詞》中描述“雕牆不斷接宮城,金榜皆書殿院名”,體現了宮殿與院落相連的布局。這一用法多見于唐代文獻,強調宮廷建築的規模與功能劃分。


二、唐宋禦史台下屬機構

在唐宋時期,“殿院”是禦史台的三院之一,與“台院”“察院”并列:

  1. 職能與官職:主管官員為“殿中侍禦史”,負責監察朝廷禮儀、百官儀态等事務,是中央監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 曆史演變:宋代文獻如《雲麓漫鈔》明确記載“殿中侍禦史謂之殿院”,表明該詞逐漸成為官職代稱。

補充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曆史文獻和建築實例,涵蓋詞義的原始含義與制度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二

殿院(diàn yuàn)是一個多音字,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下面來詳細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殿院的拆分部首是“殳”和“阝”,其中“殳”是一個古代兵器,而“阝”則表示“邑”字,意為城牆。它的總筆畫數為14。

來源

殿院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建築物。在古代帝王都會設立殿宇和庭院,用以舉行重要的禮儀活動和行政事務。因此,殿院也指代帝王的宮殿和庭院。

繁體

在繁體字中,殿院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殿院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根據古代文字研究,殿的寫法有時會簡化為“廠”字,而院的寫法也會簡化為“及”字。

例句

1. 皇上正在殿院中舉行盛大的慶典。

2. 這座殿院曆經千年,仍然保存完好。

組詞

殿院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新的詞語,例如:

1. 宮殿:帝王居住的宮殿。

2. 庭院:房屋周圍的院子。

近義詞

與殿院意思相近的詞語包括:

1. 宮廷:指帝王的居所和其周邊的行政機構。

2. 宮觀:指供奉神明、舉行宗教儀式的建築。

反義詞

與殿院意思相反的詞語是:

1. 農舍:鄉村内的普通住宅。

2. 棚屋:簡陋的臨時性建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