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殿院的意思、殿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殿院的解釋

(1).宮内的殿與院。 唐 王涯 《宮詞》之十六:“雕牆不斷接宮城,金榜皆書殿院名。”

(2). 唐 宋 兩代有禦史台,下設台院、殿院和察院。其主管官分别為侍禦史、殿中侍禦史、監察禦史。後用以稱殿中侍禦史。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七:“殿中侍禦史謂之殿院。” 宋 洪邁 《容齋續筆·台谏不相見》:“ 韓公 攝饗明堂,殿中侍禦史 陳洙 監祭,公問 洙 :‘聞殿院與 司馬舍人 甚熟。’ 洙 答以‘頃年曾同為直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殿院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複合詞,其釋義需結合曆史制度與建築功能進行解析:

一、古代監察機構 唐代禦史台下設三院,殿院為其中之一,主要負責朝會禮儀監察與百官班序糾察。《新唐書·百官志》記載,殿中侍禦史“掌殿廷供奉之儀式”,其辦公場所稱“殿院”。宋代沿襲此制,殿院與台院、察院并立,構成中央監察體系。

二、宗教建築群落 在佛教語境中,殿院特指以佛殿為中心的多進式院落組合。典型布局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沿中軸線遞進,兩側輔以配殿及僧舍,形成禮佛空間。山西五台山顯通寺的七重殿院即為典範,這種形制始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宋。

三、宮殿建築單元 明清故宮建築群中,殿院指由主體殿堂與圍合院落構成的功能單元。如乾清宮院落包含主殿、配殿、廊庑等建築,通過月台、丹陛形成等級秩序空間。這種布局體現《周禮·考工記》“前朝後寝”的禮制思想。

參考資料

  1. 中華書局《新唐書》(2000年校勘本)卷四十七·百官志
  2. 文物出版社《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二卷)第三章
  3. 故宮博物院官網建築制度專題

網絡擴展解釋

“殿院”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結合不同曆史背景和文獻記載解釋如下:

一、指宮内的殿與院

指古代皇宮内的建築群,包含殿宇和院落。例如,唐代詩人王涯在《宮詞》中描述“雕牆不斷接宮城,金榜皆書殿院名”,體現了宮殿與院落相連的布局。這一用法多見于唐代文獻,強調宮廷建築的規模與功能劃分。


二、唐宋禦史台下屬機構

在唐宋時期,“殿院”是禦史台的三院之一,與“台院”“察院”并列:

  1. 職能與官職:主管官員為“殿中侍禦史”,負責監察朝廷禮儀、百官儀态等事務,是中央監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 曆史演變:宋代文獻如《雲麓漫鈔》明确記載“殿中侍禦史謂之殿院”,表明該詞逐漸成為官職代稱。

補充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曆史文獻和建築實例,涵蓋詞義的原始含義與制度演變。

别人正在浏覽...

晻晻弁栗波斯棗蔡侯紙操立長棘嘲笑嗔忿忿扯篷拉纖敕喚村鄰貸賒丹鸾點解鬥蟻獨步廢興關鎖闳整皇幹昏障貨流踦闾盡都讵耐勘探渴求空心湯圓勞資樂苑恡澀六用龍雛陋室麻蛋漫叩鳥喙你娘绮媚頃日親洽虬曲蕊珠經三教圖僧房山城社交才能蜃阙誓不兩立殊才淑譽遂心糖梨堂壇亭壁惟舊維也納巷議削白哮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