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頭播腦的意思、颠頭播腦的詳細解釋
颠頭播腦的解釋
點頭晃腦。多用以表示贊同、贊賞。《英烈傳》第十九回:“馬上説同心,止不住颠頭播腦。”《官場現形記》第四二回:“後來看見信裡有‘渭陽’兩個字,不覺颠頭播腦,反而稱讚這位文案有才情。”亦作“ 颠頭聳腦 ”、“ 颠頭簸腦 ”。《初刻拍案驚奇》卷四:“飯店中客人,個個颠頭聳腦,看他説他,胡猜亂語。” 清 戴璐 《藤陰雜記》卷二:“小司官費盡周旋敢挫撓!從今那復容高傲?免不得改稿時颠頭簸腦,説堂時垂手呵腰。”
詞語分解
- 颠的解釋 颠 (顛) ā 頭頂:華颠。 最高最初的部分:颠末(本末)。山颠。 傾倒,跌:颠沛。颠倒(僶 )。颠踬。颠覆。颠撲不破。 上下跳動:颠簸。 古同“癫”,精神錯亂。 筆畫數:; 部首:頁; 筆順編號:
- 腦的解釋 腦 (腦) ǎ 高等動物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在顱腔裡,主管感覺和運動。人腦又是思想記憶等心理活動的器官:腦髓。腦子(a.腦;b.指思考、記憶等能力)。腦筋。腦海。腦際。腦殼。腦顱。腦神經。腦下垂體。腦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成語“颠頭播腦”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拼音:diān tóu bō nǎo
釋義:形容人點頭晃腦的神态,多用于表示贊同、贊賞或得意的樣子。例如在聽到滿意的話語時,人會不自覺做出這種動作()。
二、出處與用法
- 語源:最早見于明代郭勳《英烈傳》第十九回:“馬上說同心,止不住颠頭播腦”,後清代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二回也引用了該詞()。
- 結構特點:聯合式成語,由“颠頭”和“播腦”組成,其中“播”通“簸”,意為搖動()。
- 感情色彩:中性詞,既可表積極認可,也可表過度得意的神态()。
三、近義詞與擴展
- 常見替代詞:颠頭簸腦、颠頭聳腦()。
- 單字解析:“颠”在古語中有搖頭晃腦的含義,如《詩經》中“颠之倒之”體現倒置動作()。
四、使用場景示例
- 贊同他人觀點:“他讀罷來信,見提到‘渭陽’二字,不禁颠頭播腦連聲稱妙。”(《官場現形記》)
- 得意忘形:“考了滿分的小明走路時颠頭播腦,藏不住歡喜。”
注意:有少數來源(如)将其解釋為“說話連貫流暢”,但權威典籍和主流詞典均未采用此釋義,建議以傳統解釋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颠頭播腦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用來形容一個人行為舉止颠倒瘋狂、神經錯亂的意思。這個詞組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别是“颠”、“頭”和“播腦”。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颠”字部首是頁,筆畫數為12。
- “頭”字部首是頁,筆畫數為5。
- “播腦”字中的“播”字部首是扌,筆畫數為5,而“腦”字部首是月,筆畫數為15。
來源:
這個詞組的來源比較難考證,但據說可能與古代文學及戲劇中的某些形象或場景有關。具體的淵源現在已經很難追溯到源頭。
繁體寫法:
在繁體字中,“颠”字和“頭”字的書寫形式略有不同,但發音和意思都相同。“播腦”這個詞組也沒有顯著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對于“颠頭播腦”這個詞組沒有具體的古漢字寫法可參考。
例句:
1. 他的舉止颠頭播腦,讓人感到十分不安。
2. 她在舞台上的表演讓人覺得像是颠頭播腦的瘋子。
組詞:
颠狂、頭腦發瘋、播放神經。
近義詞:
瘋狂、神經錯亂、不正常。
反義詞:
正常、理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