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節奉公的意思、砥節奉公的詳細解釋
砥節奉公的解釋
磨砺名節,奉行公事。
詞語分解
- 砥節的解釋 砥砺氣節。《晉書·阮種傳》:“賢臣之於主,進則忠國愛人,退則砥節潔志。”《舊唐書·韋安石傳》:“故為善者雖存不貴仕,而沒有餘名,此賢達所以砥節也。” 宋 曾敏行 《獨醒雜志》卷八:“懦夫每生,名不稱
- 奉公的解釋 奉行公事克己奉公奉公守法詳細解釋奉行公事,不徇私。《商君書·定分》:“故智詐賢能者皆作而為善,皆務自治奉公。”《後漢書·侯霸傳》:“﹝ 霸 ﹞在位明察守正,奉公不回。” 唐 韓愈 《贈太傅董公行狀
網絡擴展解釋
“砥節奉公”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ǐ jié fèng gōng,其核心含義是磨砺名節,恪守公正,忠誠履行公職。以下為詳細解析:
-
釋義與結構
成語由“砥節”(磨砺節操)和“奉公”(奉行公事)兩部分組成,強調通過自我修養保持廉潔正直,并在公職中嚴格遵循法度。
-
典故出處
出自《明史》中兩位官員的記載:
- 周延:“延顔面寒峭,砥節奉公。權臣用事,政以賄成,延未嘗有染。”(《明史·周延傳》)
- 梁材:“砥節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明史·梁材傳》)
兩人均以清廉剛正著稱,尤其在貪腐成風的官場中堅守節操。
-
用法與近義詞
- 用法:多用于形容官員或公職人員廉潔自律、恪盡職守,作謂語,含褒義。
- 近義詞:砥節守公、廉潔奉公、克己奉公。
-
曆史人物示例
明代官員周延任延安知府時,面對權臣貪腐橫行,他始終拒收賄賂,嚴格執法,成為“砥節奉公”的典範。
-
現代意義
該成語至今仍用于倡導公職人員的道德操守,強調個人修養與公共責任相結合,尤其在廉政教育中具有現實意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文獻引用或具體案例,可參考《明史》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砥節奉公》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以堅定的節操和奉獻精神來為公共利益服務。該成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包括:砥(石頭)- 5畫,節(節制)- 5畫,奉(奉獻)- 8畫,公(公共)- 4畫。《砥節奉公》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孟子·盡心下》中的一句話。
這個成語在繁體中的寫法與簡體中的寫法相同。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相對于現代的繁簡體字,漢字形狀有所差異。但是《砥節奉公》這個成語的古時漢字寫法與現代沒有太大差異,仍然保持了相似的形式。
下面是一些《砥節奉公》的例句:
1. 他是一個非常砥節奉公的人,總是願意為别人着想。
2. 這位領導不僅在工作上砥節奉公,而且在私人生活中也是一個正直的人。
一些與《砥節奉公》相關的組詞包括:
1. 砥砺前行(堅定向前,不隨波逐流)
2. 嚴守公德(遵守公共行為準則)
3.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隻要真心誠意,就能取得困難的突破)
一些與《砥節奉公》近義的詞語包括:
1. 忠誠有責(忠實而帶有責任感)
2. 一心一意為公(全心全意為公衆利益着想)
與《砥節奉公》相反的詞語,也即是反義詞,可能沒有一個直接的對應。但是與缺乏公德心和奉獻精神相反的詞語包括:
1. 自私自利(隻顧自己利益,不考慮他人)
2. 恃功自誇(自我吹噓,誇大自己的成就)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