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譯“帝國大廈”。20世紀30-70年代世界最高建築。位于美國紐約市中心的摩天大樓。建于1929-1931年。占地長130米,寬60米。共一百零二層。高378米,1950年頂部加建電視塔後為449米。大樓比例勻稱,外形輪廓一度成為摩天樓的象征和紐約市的标志。
帝國州大廈(又稱帝國大廈)是紐約市标志性摩天大樓,其名稱源于紐約州的别稱“帝國州”(Empire State)。以下是詳細解釋:
名稱由來
該建築英文名為“Empire State Building”,直譯為“帝國州大廈”,因紐約州别稱“帝國州”而得名。這一别稱源自該州的經濟實力與曆史地位。
建築概況
曆史地位
1931年至1970年間保持“世界最高建築”稱號,是20世紀摩天樓代表之一,現為美國第二高建築(截至2025年)。
設計特點
文化意義
作為紐約市象征,多次出現在《金剛》等影視作品中,與自由女神像并列為城市地标。其觀景台可俯瞰5個州,年均遊客超400萬人次。
(注:如需完整數據或更多細節,可參考中國科普博覽、搜狗百科等權威來源。)
帝國州大廈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含着豐富的意思和曆史背景。
帝國州大廈的意思是指一個莊嚴而宏偉的建築物,通常代表着統治者或者權力機構的地方。
帝 (dì) 是由“土” (tǔ) 部首和8劃組成。
國 (guó) 是由“囗” (wéi) 部首和7劃組成。
州 (zhōu) 是由“川” (chuān) 部首和7劃組成。
大 (dà) 是由“大”部首和3劃組成。
廈 (xià) 是由“廠” (chǎng) 部首和9劃組成。
帝國州大廈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曆史,當時很多統治者或權力機構都會建立莊嚴而宏偉的建築物來展現自身的威嚴和權勢。
帝國州大廈是帝國州大廈的繁體字。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帝國州大廈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結構和意義保持不變。
1. 公衆遊客排隊參觀帝國州大廈。
2. 新任皇帝即将在帝國州大廈舉行即位典禮。
3. 帝國州大廈的設計充滿了美學和宏偉的藝術感。
帝王、帝國、州長、大樓
皇宮、宮殿、大殿、震撼
小屋、茅屋、簡陋、破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