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迪功郎的意思、迪功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迪功郎的解釋

古代官名。始于 宋 。《宋史·職官志八》:“迪功郎……為從九品。”《明史·忠義傳四·吳暢春》:“﹝ 吳暢春 ﹞手刃數賊,被執不屈死。贈迪功郎、 安慶府 經歷。”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碧雲岩題名跋》:“﹝ 宋 ﹞諸州上中下縣簿、尉,俱從九品迪功郎。”亦省作“ 迪功 ”。《宋史·職官志九》:“《元豐寄祿格》以階易官,自開府至迪功凡三十七階。” 明 方孝孺 《王處士墓志銘》:“ 穀城 之 王 ,世以善聞,迪功肇 台 ,寔蕃子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迪功郎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稱,起源于宋代,屬于文散官序列。該官職最初設立于宋徽宗崇甯年間(1102-1106年),位列從九品下階,是宋代文官體系中最低級别的散官稱號,主要作為官員品級身份的标志而非實際職事官。元代廢除後,明代恢複為九品文官階,清代沿襲成為正八品文官階,但多作為封贈虛銜使用。

其名稱構成具有訓诂學特征:"迪"取《尚書》"啟迪後人"之意,強調文教職責;"功"指考核功績;"郎"為古代郎官制度遺存。宋代《職官分紀》記載其職能為"掌文書案牍,佐理州縣政務",實際多作為科舉及第者初授官階。明代《吏部職掌》載其品級雖低,卻是科舉正途出身的重要身份标識。

權威文獻可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迪功郎”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迪功郎是宋代設立的文散官名,屬于低級官職,主要職責為輔助地方行政事務管理。它又稱“宣教郎”,常見于宋代至明清時期的文獻記載。

  2. 官階與品級
    在宋代官制中,迪功郎為從九品,屬于最低品級。據《宋史·職官志》記載,元豐改制後,官階分為三十七階,迪功郎位列末等。

  3. 曆史沿革

    • 宋代:始設于北宋,多授予縣主簿、縣尉等基層官員。
    • 明代:作為追贈官職使用,如《明史》記載吳暢春因忠義殉國被追贈為迪功郎。
    • 清代:僅見于曆史文獻記載,如俞正燮在《癸巳存稿》中提及宋代官制時引用此職。
  4. 其他信息

    • 該職常被簡稱為“迪功”,如《宋史·職官志》中“自開府至迪功凡三十七階”。
    • 在地方行政體系中,迪功郎多與縣衙文書、治安等事務相關,但無實際決策權。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文獻原文,可參考《宋史》《明史》等史籍,或查閱網頁中提到的《癸巳存稿》等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案頭白瓜卑謙不共參謀長材小試成日癡笑丑羯垂暮之年搗替貂冕谛定鬥悶子頓逗杜詩韓集二帝二人奪伐善馮玉貫辰廣柑官況谷狗涵義號脈衡廬皇帝老爺會語假象牙嫁棗禁忌厥角坎兒井癞蝦蟆想吃天鵝肉懶架離堅白六陽首級漫藏誨盜毛澤妙速迷蒙錢糧師爺青闆清漲七隩宂局山詞閃魄聖軌石主送勘踏蘆渡江塌心頽乏玩兒不轉文庫仙塵小時節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