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厎告的意思、厎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厎告的解釋

訴告。把自己的心意表達與人。《左傳·襄公九年》:“夫婦辛苦墊隘,無所厎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厎告"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現代漢語已極少使用。其含義需從構成它的兩個字“厎”和“告”的本義及古文獻用例來理解:

  1. “厎”的含義:

    • 本義: 指質地細膩的磨刀石。《說文解字·廠部》:“厎,柔石也。”段玉裁注:“柔石,石之精細者。”(引證來源:《說文解字》)
    • 引申義:
      • 至,達到: 由磨石使刀鋒利引申出“到達”、“終極”之意。《爾雅·釋言》:“厎,緻也。”又《釋诂下》:“厎,止也。”(引證來源:《爾雅》)
      • 定,安定: 由“止”引申而來。《尚書·序》:“九州攸同,四隩既厎。”孔傳:“厎,定。”(引證來源:《尚書》孔傳)
      • 緻,獲得: 《詩經·小雅·小旻》:“我視謀猶,伊于胡厎。”鄭玄箋:“厎,至也…我視今君臣之謀道,往行之将何至乎?”(引證來源:《毛詩正義》鄭玄箋)
      • 磨砺: 由本義直接引申。
  2. “告”的含義:

    • 本義: 上報,告訴。《說文解字·告部》:“告,牛觸人,角箸橫木,所以告人也。”段玉裁認為此解非本義,本義應為“告訴”。(引證來源:《說文解字》)
    • 引申義: 報告、請求、表明、規勸等。
  3. “厎告”的含義: 将“厎”與“告”組合,“厎告”通常取其引申義“至告”或“緻告”,意為:

    • 詳細禀告,詳盡陳述: “厎”有“至”、“緻”之意,引申為“詳盡”、“徹底”。“厎告”即指把事情詳盡地、徹底地向上級或神明報告、陳述。這體現了禀告時的恭敬和細緻。
    • (向神明)祈求安定: “厎”有“定”、“安”之意,“告”指向神明禱告。“厎告”可理解為向神明祈求安定、福佑。
  4. 文獻例證:

    • 《尚書·盤庚上》: “盤庚遷于殷,民不適有居,率籲衆戚出矢言。曰:‘我王來,既爰宅于茲,重我民,無盡劉。不能胥匡以生,蔔稽,曰其如台?先王有服,恪謹天命,茲猶不常甯。不常厥邑,于今五邦。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斷命,矧曰其克從先王之烈?若颠木之有由蘖,天其永我命于茲新邑,紹複先王之大業,厎綏四方。’盤庚敩于民,由乃在位以常舊服,正法度。曰:‘無或敢伏小人之攸箴!’王命衆,悉至于庭。王若曰:‘格汝衆,予告汝訓汝,猷黜乃心,無傲從康…’盤庚乃登進厥民。曰:‘明聽朕言,無荒失朕命!嗚呼!古我前後,罔不惟民之承保。後胥戚鮮,以不浮于天時。殷降大虐,先王不懷厥攸作,視民利用遷。汝曷弗念我古後之聞?承汝俾汝惟喜康共,非汝有咎比于罰。予若籲懷茲新邑,亦惟汝故,以丕從厥志?今予将試以汝遷,安定厥邦。汝不憂朕心之攸困,乃鹹大不宜乃心,欽念以忱動予一人。爾惟自鞠自苦,若乘舟,汝弗濟,臭厥載。爾忱不屬,惟胥以沈。不其或稽,自怒曷瘳?汝不謀長以思乃災,汝誕勸憂。今其有今罔後,汝何生在上?今予命汝一,無起穢以自臭,恐人倚乃身,迂乃心。予迓續乃命于天,予豈汝威,用奉畜汝衆。予念我先神後之勞爾先,予丕克羞爾,用懷爾,然。失于政,陳于茲,高後丕乃崇降罪疾,曰‘曷虐朕民?’汝萬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先後丕降與汝罪疾,曰:‘曷不暨朕幼孫有比?’故有爽德,自上其罰汝,汝罔能迪。古我先後既勞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汝有戕則在乃心!我先後綏乃祖乃父,乃祖乃父乃斷棄汝,不救乃死。茲予有亂政同位,具乃貝玉。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後曰:‘作丕刑于朕孫!’迪高後丕乃崇降弗祥。嗚呼!今予告汝:不易!永敬大恤,無胥絕遠!汝分猷念以相從,各設中于乃心。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暫遇奸宄,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無俾易種于茲新邑。往哉生生!今予将試以汝遷,永建乃家。’” (此段雖未直接出現“厎告”,但盤庚長篇訓誡,詳盡陳述遷都理由、祖先意志和未來要求,其行為本身可視為一種對民衆的“厎告”,即詳盡告知。且文中“安定厥邦”的“安”與“厎”的“定”義相通。)(引證來源:《尚書·盤庚上》)
    • 《詩經·大雅·卷阿》: “有卷者阿,飄風自南。豈弟君子,來遊來歌,以矢其音…鳳凰于飛,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藹藹王多吉士,維君子使,媚于天子。鳳凰于飛,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藹藹王多吉人,維君子命,媚于庶人。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菶菶萋萋,雍雍喈喈。君子之車,既庶且多。君子之馬,既閑且馳。矢詩不多,維以遂歌。” (此詩末章“矢詩不多,維以遂歌”,有學者認為“矢”或通“厎”,意為“陳詩以告”,即“厎告”,指臣子向君王進獻詩歌,表達心意。此說雖為通假理解,但也反映了“厎告”含有“陳述以達意”的内涵。)(引證來源:《毛詩正義》)

“厎告”是一個古語詞,核心含義是詳盡地報告、陳述,通常帶有向上級、尊長或神明禀告的恭敬意味。它融合了“厎”字所蘊含的“至”、“緻”(達到、詳盡)、“定”(安定)等義項,以及“告”字的“報告”、“告訴”、“祈求”等義項。

網絡擴展解釋

“厎告”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語境分析:

  1. 拆分解析

    • “厎”(讀dǐ或zhǐ):
      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緻”,表示“達到、緻密”,如《尚書·禹貢》中“厎柱”(即砥柱山),引申為“平定、均平”。
    • “告”:
      常見為“禀告、宣告”,如《詩經》中“告于文人”(向祖先禀告)。
  2. 組合含義推測

    • 若按“厎”為“緻”的通假,則“厎告”可理解為“詳盡地禀告”或“徹底達成某事後的報告”,類似于“緻告”。
    • 另一種可能是“厎”取“平定”之意,則“厎告”或指“平定後的宣告”,用于描述完成重大事件後的正式通告。
  3. 使用建議
    由于該詞極罕見且無明确文獻用例,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若出自古籍,建議查閱原句背景;若為現代生造詞,可能存在用字誤差(如“厎”是否為“砥”或“底”的誤寫)。

建議用戶提供更多語境或确認用字,以便進一步精準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罷池白帢榜頭寶籙保密飽貯霸占察觀逞弄瘡害倒動登配疊見對空射擊鈎鎖國家公園很剛橫豎洪溶後舞活沙繳獲盡夕酒甕子窠臼快步流星诓賺魁顔岚彩離會陵蹙鑪錘馬水車龍蟠拏攀擁湓浦前來跂動哕息起羞犬馬戀鵲醆姌姌傷閡升恒升行沈銷神禦殿身重訟冤隨鄉入俗天誅題缺通名偉而唯吾獨尊文通殘錦象征歊氛銷落筱簵之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