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重疊飛揚的雪花。 南朝 宋 謝莊 《和元日雪花應诏詩》:“委霰下璇蕤,疊雪飜瓊藻。” 唐 韓愈 《答張徹》詩:“疊雪走 商嶺 ,飛波航 洞庭 。” 宋 陸遊 《所居堂極涼雖三伏常有秋意也偶得長句》:“白苧出箱開疊雪,甘瓜隨刃落輕霜。”
(2).形容輕柔。 唐 杜甫 《端午日賜衣》詩:“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仇兆鳌 注引 邵傅 曰:“含風形其軟,疊雪形其輕。”
“疊雪”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指重疊飛揚的雪花
該釋義源自南朝宋謝莊的《和元日雪花應诏詩》:“委霰下璇蕤,疊雪飜瓊藻。” 唐代韓愈的《答張徹》詩中也提到“疊雪走商嶺”,宋代陸遊的《所居堂極涼雖三伏常有秋意也偶得長句》則用“白苧出箱開疊雪”形容衣物如雪堆積的輕盈質感。
形容輕柔的質感或形态
唐代杜甫在《端午日賜衣》中寫道:“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仇兆鳌注解為“疊雪形其輕”,通過“疊雪”比喻衣物材質的柔軟輕薄。
擴展說明: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學中,通過“疊”字強化雪花的層疊動态或輕柔意象,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詩詞賞析或仿古創作場景。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背景,可參考《全唐詩》或《宋詩鈔》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