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蹈道的意思、蹈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蹈道的解釋

履行正道。《穀梁傳·隱公元年》:“若 隱 者,可謂輕千乘之國,蹈道,則未也。” 範甯 注:“未履居正之道。” 陸德明 釋文:“蹈,履行之名也。” 唐 韓愈 《闵己賦》:“雖舉足以蹈道兮,哀與我者為誰?” 明 歸有光 《史稱安隗素行何如論》:“蹈道而行之,謂之君子;背道而行之,謂之小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蹈道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兩層核心釋義:

一、字面本義 由「蹈」與「道」兩個語素構成複合詞。「蹈」指足部踐踏,《說文解字》釋為「踐也」;「道」指思想體系或行為準則,如《論語·裡仁》「朝聞道,夕死可矣」。組合後字面意為「踏着道路行走」,該釋義可見于《古代漢語辭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第285頁。

二、引申義項

  1. 踐行準則 指遵循某種思想體系或道德規範。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引申為「履行其正道」,如《荀子·性惡》「禮義積僞者,是人之性,故為之立君上之勢以臨之,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聖王之治而禮義之化也。今當試去君上之勢,無禮義之化,去法正之治,無刑罰之禁,倚而觀天下民人之相與也。若是,則夫強者害弱而奪之,衆者暴寡而嘩之,天下之悖亂而相亡不待頃矣。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僞也。」中體現的踐道思想。

  2. 哲學範疇 在宋明理學中特指對天理的實踐,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強調「道者,日用事物當行之理」,該用法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第二卷第1368頁有明确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蹈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履行正道、堅守原則,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蹈道”由“蹈”(踐踏、行走)和“道”(道路、原則)組成,字面意為“行走在正道上”,引申為堅守道德準則,不因外界幹擾而偏離正确方向。例如《穀梁傳》中提到“蹈道則未也”,即批評某人未完全踐行正道。


二、詳細解析

  1. 道德堅守
    強調個人在道德、價值觀上的堅定性,如韓愈《闵己賦》中“雖舉足以蹈道兮”,表達了對堅持正道的追求。
  2. 行為準則
    指行動上遵循規範,如歸有光所言“背道而行之,謂之小人”,反襯“蹈道”是君子的行為标準。

三、曆史與用法


四、相關延伸

“蹈道”與“循規蹈矩”“赴湯蹈火”等詞有部分關聯,但更強調對原則的主動踐行,而非被動遵守或冒險行為。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參考《穀梁傳》及唐宋文人的相關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安然無事熬湯百煉千錘寶攤閉幕詞赪素棽俪愁懼存本怠倦大吝大主考得手應心敦倫發神經風舉雲搖豐羽公子王孫海站鶴草和盤托出侯景之亂惠斯通電橋江水不犯河水椒花舫急如風火疾隙橘黃虧點饋禮楞小子量能臨河洗耳林坵爐氲賣風情馬頭孃門把冥契米賊甯定眤洽怒惱沙鹑奢摩他世望刷滌霜輪稅局條褥绨袠筒子斤鬥纨質猬結蟻聚慰問委摯賢德夫人詳究相依小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