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擔心憂慮。《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反是 狄氏 替 胡生 躭憂,害出心病來。”《紅樓夢》第九六回:“ 王夫人 不免暗裡落淚,悲女哭弟,又為 寶玉 躭憂。”
“躭憂”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躭憂(dǎn yōu)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足” (走路的腳),右邊的部首是“心”(代表心思、思考),表示腳步緩慢的時候内心的憂愁。整個字共有9個筆畫,依次書寫為橫、豎、橫、橫、橫、豎、橫、豎、豎。
這個詞的來源可能可以追溯到魏晉時期的典籍《世說新語》,其中有一則記載:“勞足稽疾,及果憂。”意思是長時間的疲勞勞累容易導緻心情憂愁。後來,人們将“勞足稽疾”簡化為“躭憂”來描述這種久久不能散去的憂愁。
在繁體字中,躭憂的寫法為「躭憂」,橫筆畫更加凸顯内心的痛苦與困擾。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當時的躭憂字用的是“心”旁是一個與“単”相關的偏旁,“心”旁下方是“車”字的變形(“丞”,車上的人),整個字形更加複雜。
以下是幾個使用躭憂的例句:
1. 他最近工作太累了,腳步緩慢,總是躭憂着回到家。
2. 女兒突然消失了,讓他始終躭憂不安。
其他與躭憂相關的詞彙包括:
組詞:憂傷、憂愁、痛心、忐忑等。
近義詞:沉郁、惆怅、愁悶等。
反義詞:開心、歡快、愉悅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