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丹若的意思、丹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丹若的解釋

石榴的别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木》:“石榴,一名丹若。”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二·安石榴》:“若木乃扶桑之名,榴花丹頳似之,故亦有丹若之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丹若是漢語中對石榴的雅稱,尤其指石榴花或石榴果實,其釋義與來源如下:


一、本義與詞源

“丹若”最早見于古代文獻,指石榴樹及其花果。“丹”形容石榴花或果實的赤紅色,“若”一說為梵語音譯(源自波斯語“anār”),一說因其葉似“若木”(古代傳說中的神樹)而得名。

來源:李時珍《本草綱目·果部》:“榴者,瘤也,丹實垂垂如贅瘤也……别名若榴、丹若。”


二、别名與文化象征

  1. 植物特征

    石榴因花色紅豔、果實多籽,别名“安石榴”“海石榴”。其名“丹若”突出紅色特質,如《酉陽雜俎》載:“石榴,一名丹若。”

    來源:段成式《酉陽雜俎·木篇》。

  2. 文化寓意

    石榴籽粒繁多,象征多子多福;花色熾烈,代表富貴吉祥。古代詩詞常以“丹若”入句,如柳宗元《始見白發題所植海石榴》中“月寒空階曙,幽夢彩雲生”描繪其花。

    來源:《全唐詩》柳宗元詩注。


三、典籍中的例證


四、現代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釋“丹若”為:“石榴的别名。”強調其作為古漢語詞彙的延續性。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1卷 第585頁。


“丹若”以色彩(丹)與音形特征(若)構成石榴的古典稱謂,承載農耕文化中對豐饒、祥瑞的寄托,沿用至今成為漢語中的獨特文化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

“丹若”是石榴的别名,這一解釋在多個權威古籍和詞典中均有明确記載。以下是詳細解析:

詞義解釋

  1. 本義
    丹若指石榴,尤其用于形容其花色和果實特征。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木》提到“石榴,一名丹若”,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進一步解釋:因石榴花色如丹砂,與神話中的若木(扶桑樹)顔色相似,故得名“丹若”。

  2. 延伸用法
    在文學中,丹若也可形容鮮紅豔麗的事物。例如,描述女子容貌或花草的絢爛色彩(多見于詩歌或古文),但此用法相對少見,核心含義仍以石榴為主。

其他别名與特征

石榴在不同文獻中還有“安石榴”“海榴”“若榴”等别稱。其植物特征包括:

詞源背景

“丹”指朱紅色(如丹砂),“若”取自“若木”(古代神話中的神樹)。李時珍認為,因石榴花色與若木的丹赭色相近,故以“丹若”命名。

若需進一步了解石榴的文化寓意或植物特性,可參考《本草綱目》等古籍或植物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百末卑陬辯圃敝廬弊人步步緊逼廁簡澄瑩串親戚詞雄村徑定理獨豎一幟販夫皂隸斐然成章風措符吏咕嘟蠱惑韓柳寒陋化被萬方荒子孱孫還口餞頂簡汰叫戰解果警節進門女婿九乳萊孱嶺嶂盭氣離怨門阃綿裡藏針鬧轟轟内和棚垜仆禦千次謙仁髚袖鳍棘晴碧青粉窮神知化魌魋聖君舍帳時背兕甲蓑笠填堵土匪罔主銜悲瞎子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