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躭迷的意思、躭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躭迷的解釋

猶沉迷。《敦煌變文集·維摩诘經講經文》:“況此之天女,盡是驕奢恣意染欲之身,躭迷者定入生死,趨向者必沉地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躭迷(dān mí)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彙,現多寫作“耽迷”,指過度沉溺于某種事物而難以自拔,常含貶義。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層:

一、詞義解析

  1. 深度沉溺

    指對某事(如享樂、嗜好、情感等)過度投入,喪失理性節制。如《敦煌變文集·維摩诘經講經文》載:“躭迷酒色,日夜無休”,強調放縱無度的狀态。

  2. 執着迷戀

    帶有強烈的情感依附性,如明代《醒世恒言》中“躭迷美色,不理公務”,體現因迷戀導緻行為失控。

  3. 延誤正事

    古義中隱含因沉溺而荒廢本職,如《漢語大詞典》釋為“沉迷延誤”,突顯消極後果。

二、詞源演變

三、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保留“耽迷”書面用法,但更常用“沉迷”(如“沉迷遊戲”)。需注意語境差異: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
  3. 《敦煌變文集》校注本,中華書局,1997年.
  4. 《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網絡擴展解釋

“躭迷”是一個漢語古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1.詞義與結構

2.出處與用法

3.現代應用

“躭迷”是帶有宗教和古典色彩的詞彙,強調對不良事物的深度沉迷及後果,結構上由“耽(躭)”和“迷”共同強化沉溺的負面含義。如需更詳細文獻例證,可參考敦煌變文相關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犴狴不攻自破餐芝懆惡怅而産乳陳衍蟲白蠟純真萃萃蹴躢打廣敁敠點題掂詳杜默為詩二蒯方止梵衆天風綴敷蕤弓彎購收寡為黑齒架景交搭腳盆金芝鈞陶曠平困蹙來情去意倈人燫熪陵躐靈馴龍雕模表目亂精迷内秀清豐青衿任聖童叡略三狗三枿騷場贍聞升降舵神經石城湯池石抹侍人藤纏溫涼玉斝渥味饷酬鄉貢賢賢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