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贉卷的意思、贉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贉卷的解釋

指已裝裱的卷軸。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紹興禦府書畫式》:“引首前後用内府圖書内殿書記印,或有題跋於縫上,用禦府圖籍印,最後用 紹興 印,并降付 米友仁 親書審定,題於贉卷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贉卷(dàn juàn)是古籍版本學領域的專業術語,指古代書籍裝幀中用于保護卷軸類文獻的包首部分。該詞由“贉”與“卷”複合構成,其中“贉”本義為書冊封面上粘貼的題籤,《漢語大詞典》記載其“謂以紙貼書卷之端,題識其上”(來源:《漢語大詞典》第10卷),後引申為書畫卷軸的裝飾構件;“卷”即古代帛書、紙書的卷軸形态。

在文獻學中,贉卷特指裝裱于卷軸外層的錦緞或缂絲包首,常見于唐宋寫本及明清精刻本。據《古籍版本學概論》描述,其功能兼具防塵加固與藝術裝飾,多采用雲紋、蓮花等傳統紋樣,部分珍本贉卷還钤有藏書印鑒(來源: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古籍版本學基礎》)。

該詞最早見于清代藏書家黃丕烈《士禮居藏書題跋記》:“此宋刻贉卷猶存,可證舊裝。”現代版本學家李緻忠在《古書版本鑒定》中強調,贉卷的完整性是判定古籍遞藏源流的重要依據(來源: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古書版本鑒定》)。

網絡擴展解釋

“贉卷”是一個較為少見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來源與用法

  1. 古籍記載
    南宋周密《齊東野語·紹興禦府書畫式》中提及,禦府書畫裝裱後需在“贉卷後”題寫審定信息,說明該詞與書畫裝幀流程相關。
  2. 結構解析
    • 贉:原指書卷或畫卷卷首貼绫的部分(亦稱“玉池”),用于保護和裝飾。
    • 卷:此處指裝裱後的書畫卷軸,區别于未裝裱的“手卷”或“散頁”。

擴展信息

如需進一步了解書畫裝裱術語,可參考宋代書畫文獻或專業藝術辭典。

别人正在浏覽...

愛服寶盒鼻青眼腫不可同日而語彩練岔斷柴城纏迫待命打銷燈黑雕玉雙聯滴笃堤阏斷奏酆城劍蜂兒桴苡格林尼治時間隔栅公昆弟貢獻含混含霜履雪橫切面候官弧張駕犁檢放講數澆饡結遼鳥金縷衣記姓名計學絶食巨眼人拘執聯拳俪皮陋亡淪隱漫天風雪排推攀地龍遷刻傾家破産飒灑赦貸射親熟慮宿妝貪天之功貼梗海棠鐵蛇徒奴王烈往造五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