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生長出枝節。 漢 應瑒 《迷疊賦》:“朝敷條以誕節,夕結秀而垂華。”
(2).放縱不拘。《漢書·叙傳下》:“ 陳湯 誕節。” 顔師古 注:“誕節,言其放縱不拘也。” 宋 劉敞 《雜詩》之二:“ 季長 誕節薄拘儒,俳笑紛紜絳帳居。”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佻達·唱蓮花道情》:“ 蘇 郡 祝允明 、 唐寅 、 張靈 ,皆誕節倡狂。”
(3).不合情理的品性行為。 南朝 齊 謝朓 《思歸賦》:“懷齷齪之偏心,無誇毗之誕節。”
(4).帝王的生日。 宋 洪邁 《容齋隨筆·誕節受賀》:“誕節之制,起於 明皇 。” 元 李翀 《日聞錄》:“每歲誕節必進新經。”
“誕節”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該詞的詳細解釋及相關出處:
生長出枝節
指植物枝條的生長狀态。 例如漢代應瑒《迷疊賦》中“朝敷條以誕節,夕結秀而垂華”,描述枝條舒展生長的景象。
放縱不拘
形容人的行為不受約束。 如《漢書·叙傳下》提到“陳湯誕節”,顔師古注解為“放縱不拘”,宋代劉敞的詩句也以此形容行為灑脫。
不合情理的品性行為
指違背常理的言行。 這一釋義多用于批評性語境,但具體文獻例證較少。
帝王的生日
古代專指皇帝生辰。 宋代洪邁《容齋隨筆》記載“誕節之制,起於明皇”,元代文獻中亦有“每歲誕節必進新經”的記載。
注意:需與“聖誕節”(耶稣誕辰紀念日)區分。後者是西方節日,拼音為“shèng dàn jié”,而“誕節”在漢語中為獨立詞彙,無宗教關聯。若需了解“聖誕節”相關内容,可提供更詳細問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