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擔腳的意思、擔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擔腳的解釋

裝貨物的擔子。《水浒傳》第十六回:“當日便叫 楊志 一面打拴擔腳,一面選揀軍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擔腳(dān jiǎo)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方言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以肩挑方式運送貨物或行李的體力勞動者,常見于舊時交通不便的地區。此類工作者被稱為“擔腳的”或“腳夫”,依靠扁擔、籮筐等工具承接短途運輸業務,為商旅、行客搬運物資。該詞凸顯了傳統人力運輸的勞作形态。

二、方言使用與曆史背景

“擔腳”屬南方方言詞彙(如贛語、客家話區),近代常見于商貿集散地或碼頭。例如江西、福建等地文獻中,記載了“擔腳的”為商販挑貨至集市、為旅客運送行李的場景。這一職業在20世紀中期前較為活躍,後隨交通工具普及逐漸式微。

三、權威文獻依據

  1. 《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

    收錄“擔腳”詞條,釋義為“用肩挑運貨物”,并标注其為贛語特征詞(卷三,第3411頁)。

  2. 《近代漢語詞典》(白維國主編,2015)

    明确“擔腳”指“以挑運為職業的人”,引清代《閩雜記》為例證(第285頁)。

  3.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釋義“擔腳”為“挑夫,腳力”,強調其職業屬性(第二版,第6卷,第831頁)。

四、延伸文化内涵

該詞反映了中國傳統社會的勞動分工與市井生态。“擔腳的”群體多形成行幫組織,在集鎮設有固定接貨點(俗稱“腳行”),其計價方式常按貨物重量、裡程計算,是早期物流業的雛形。

注:現代漢語中,“擔腳”已較少使用,但仍在方言口語及曆史文獻中保留,相關研究可參考方言志(如《南昌方言研究》)及近代社會經濟史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

“擔腳”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綜合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2.擴展解釋

3.其他可能的解釋

4.總結

如需查看更多實例,可參考《水浒傳》相關章節或漢典等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百縣暴風雨暴殺參蹤襯映赤仄充窮春台逴逴點留電色頂趟第十二夜遁神婦工浮光躍金概平幹硬公席光輔歸福歸途過去佛寒耕熱耘鶴禁黃掴胡元将息嘄蟧忌惡孑黎急公好施羁留禁壓狂電淚零臉譜化聾瘖明睜大眼逄逄披決破璧毀珪綮肯青圻碁石澀浪槮梢升歌身寄虎吻涉世縮語素魄粟秩滕閣妄誕微過渥漉無疇類無通小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