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portant official]要員。後喻官居要職
積以論事,為當軸者恨。——《宋史·蘇轼傳》
(1).喻官居要職;掌握大權。《晉書·孝懷帝孝愍帝紀論》:“選者為人擇官,官者為身擇利,而執鈞當軸之士,身兼官以十數。”《新唐書·李石傳》:“ 石 器雄遠,當軸秉權亡所撓。” 鄭觀應 《盛世危言·技藝》:“無如當軸諸公,安常習故,以藝學為末務。”
(2).指當權者。 宋 嶽珂 《桯史·郭倪自比諸葛亮》:“ 倪 位殿巖,賓客日盛,相與慫慂,直以為 卧龍 復出。遂逢當軸意,以興六月之師。”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成将軍》:“當軸輒以養賊自重,真不解其何心。” 蔡元培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即在今日,吾人對於當軸多不滿意,亦以其道德淪喪。”參見“ 當軸處中 ”。
“當軸”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特定的曆史和文化内涵,主要含義如下:
本義與核心含義:
“當軸處中,括囊不言。” (《漢書·田蚡傳》) - 指田蚡身居宰相高位,掌握大權。 “當軸之士” - 指掌握國家大權的官員。
引申義與相關用法:
“秉鈞當軸” - 形容執掌國政,處于權力中心。
“當軸”一詞的核心含義源于其“車軸”的本義,強調處于核心、關鍵、樞紐的地位。在曆史文獻和古典語境中,它最主要、最常用的含義是指擔任朝廷要職、掌握國家大權,常用來形容宰相等高官。其引申義則指代這些高官本人,或在更廣泛意義上指在某一領域處于領導地位。
引用參考:
“當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指處于核心地位或掌握重要權力,多用于形容官居要職的人或機構。字面中“當”意為承擔/處于,“軸”指車軸(事物的核心),合起來比喻權力中樞。
詞彙 | 側重方向 | 示例 |
---|---|---|
當軸 | 權力核心地位 | “當軸者制定政策” |
權臣 | 個人權勢 | “權臣把持朝政” |
報送陳論儲兩媰孀翠芽大觳東塗西抹鍛坊忿忿不平奉翼佛山府史撫戍宮棼刮縫歸義過江之鲗行産旱煙筒黑犢宏簡紅青忽親簡慠绛紗系臂賤女檢省金器揪撮跼迹空廢虧累亮拔廉政莽沕門框溺心乾沒遣問凄艶蕲竹曲肱擾累蹂踏三司删約少俊時和歲稔石塊使幕史巫手無縛鷄之力授玉廷質剸繁決劇違章窩頓香殿憸柔線膛